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 張茉楠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

中國經濟換擋期的挑戰與機遇

2025-01-02
張茉楠.jpg

在當前全球經濟格局下,中國經濟增速問題受到國內外學者專家及主流媒體的高度關注。面對經濟增長動能放緩,我們首先需要回答的問題是:中國經濟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對於當前的中國經濟,我們不能僅僅關注宏觀數據。雖然中國經濟增長率從過去的兩位數降至5%左右,但我們也應該看到中國產業結構近年來的巨大變化。我們正逐步從依賴投資、尤其是房地產投資的增長模式,轉向通過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來帶動經濟增長。

然而,近年來一個突出問題是,在經濟增長動能轉換過程中,新的增長動能並未完全彌補舊動能急劇放緩帶來的經濟下降,這讓中國處在了一個經濟調整的空檔期,儘管我們有新能源汽車、光伏、鋰電池等新興產業,但這些產業尚不能完全帶動中國經濟的增長。因此,中國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是,面對房地產和大規模基建投資失速放緩,儘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但增長速度並未明顯提升。

第二個問題是,中國過去的高增長依賴廉價勞動力、出口紅利和全球化紅利,但現在這三大紅利都在衰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增長就需要換一個角度,從依賴出口拉動和外需提振經濟,轉向依靠內需。內需紅利實際上與解決居民收入和購買力問題密切相關,這實際上是決定中國經濟未來能否持續增長的關鍵。

許多經濟學家都在討論刺激內需的問題,但內需增長需要環境,比如購買心儀產品需要優質的服務和商品,居民消費需要合理的收入增長,而目前這些有效供給並未完全得到滿足。因此,國家未來需要做的是創造一個更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讓更多的優質產品,無論是內資還是外資,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能在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中激發創造力和生產活力。同時,要解決居民實際購買力的問題,要從國家宏觀收入分配和財富分配入手,讓居民更有意願消費,形成需求創造供給的良性循環。從這一點來看,收入分配改革可能是未來激發中國內需的一個重要增長動能。

中國仍需要不斷大力鼓勵創新。目前,新行業的增長未能完全抵消舊增長動能衰減給經濟帶來的下行壓力,未來應有更多的創新,來激發國內企業的發展。中國經濟的增長靠創新驅動,國家應在科技創新、人才、要素供給、要素自由流動方面創造更多條件,為中國經濟增長源源不斷地輸入新鮮血液。

目前來看,儘管有一些短期措施,如特別國債、六萬億人民幣化債措施,但只有將市場活力、居民購買力和不斷創新結合起來,中國的增長動能才會長期可持續,中國經濟才能走出目前的換擋真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