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合作協定》植根於農業2024-03-13
凱倫·曼克爾(Karen Mancl) 俄亥俄州立大學食品、農業和生物工程榮譽教授;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研究員
20 世紀 70 年代初以來,美國和中國組織農業科學家團隊交流,探索糧食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案。1979 年以來,農業一直是《美中科技合作協定》的內容之一,超過 2100 名美國科學家前往中國,了解中國的農業技術,同時,超過 2100 名的中國科學家訪問美國。遺憾的是,這份基礎性的協定在2023 年 8 月到期,隨後僅延期 6 個月。
- 美國對中國「非市場政策」的認知誤差和行動偏差2024-03-05
馬雪(Ma Xue)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經濟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
美國主張通過政府干預、科技封鎖、財政補貼等產業政策來保護國內產業,卻抨擊中國的「非市場政策」,並將其同美國國內就業形勢掛鉤,此等做法不利於美國改善國際形象和提振國際聲譽。
- 經貿「壓艙石」能否繼續助推中美關係2024-03-04
張茉楠(Zhang Monan)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
美方推動「脫鉤」和「去風險化」,給中美經貿關係帶來不小衝擊。2024年美國大部分行業即將進入補庫存周期,中國擴大內需戰略和高水平開放深入推進,也將進一步釋放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潛力,這些都有利於中美經貿形勢的改善。
- 「大金磚合作」元年:熱點與難點2024-03-04
王友明(Wang Youmi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作為一種與西方盟友體系截然不同的合作機制,金磚既是代表「全球南方」在新一輪產業鏈和價值鏈重構中合作互補、聯動自強的多邊機制,也是百年變局形勢下國際秩序重構的主要驅動因素。「大金磚合作」必將推動全球治理架構從「中心-邊緣」向「平等-共治」模式轉變。
針對烏克蘭的金融干預是有代價的2024-02-29
顧賓(Gu Bin) 清華中國論壇特約專家,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世界銀行、IMF等布雷頓森林機構資助對俄戰爭,破壞了其章程體現的法治理念,或恐違反經濟公正、審慎和政治不干涉的原則。
「一帶一路」在歐洲的持久存在2024-02-29
尼古拉·卡薩里尼(Nicola Casarini) 意大利國際事務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中國的互聯互通項目正在整個歐洲大陸進行重構。在「一帶一路」基礎設施項目和投資方面,西歐和東歐的分歧日益擴大;但是,歐洲整體歡迎與中國貨幣的互聯互通以及人民幣的廣泛採用。
- 2024年中國主要經濟數據預測2024-02-06
徐洪才(Xu Hongcai) 中國歐美同學會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2024年中國經濟繼續回穩向好。預計積極的財政政策將加力提效,貨幣政策繼續穩健,同時更加靈活和有針對性。短期內,將通過逆周期、跨周期政策協同發力來實現經濟增長目標,並將擴大內需作為工作重點。中長期看,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要依託創新驅動。
- 中國缺少一些想像力2024-02-06
斯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 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
中國正處於關鍵時刻:其容易出現通貨緊縮的債務密集型經濟表現不佳;中國政府捲入了與美國的嚴重大國衝突;它還面臨著人口危機。最糟糕的是,中國政府沒有實施突破性的改革,而是越來越多地利用意識形態和過往的策略應對這些挑戰。它具有新意的棘手問題解決方案非常少。
- 印度對華產業替代的政策實踐與底層邏輯2024-01-08
胡仕勝(Hu Shishe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所所長
中印關係交惡是莫迪政府加快「對華產業替代」的底層邏輯,加勒萬事件爆發以來,中印雙邊任何問題動輒被「泛安全化」,使得中印產業互動模式從原本可以「優勢互補」變成了印度「踩着中國過河」。
歐盟「絲綢之路」仍落後於中國「一帶一路」2024-01-04
塞巴斯蒂安·康丁(Sebastian Contin Trillo-Figueroa) 中歐顧問/戰略家,香港大學亞洲全球研究院研究員
歐盟引領全球基礎設施建議的行動代價高昂,但仍落後於美國和中國的投資計劃。歐洲需要做出重大改變,才能趕上世界的領先大國。
糾偏中歐關係須形塑利益新框架2023-12-27
張茉楠(Zhang Monan)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
面對當前處於巨變中的國際局勢,以及中歐關係起伏波折帶來的嚴峻挑戰,中歐須積極探索雙方關係的新範式,形塑中歐利益格局的新框架。
中國經濟確定性正在增加2023-12-05
徐洪才(Xu Hongcai) 中國歐美同學會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主要經濟指標出現止跌回升態勢。建議中國每年在數字經濟領域增加幾萬億元投資,在健康養老產業增加幾萬億元投資,在低碳綠色領域增加幾萬億元投資,多管齊下彌補房地產結構調整造成的巨大缺口。
數據跨境流動新規的風向標意義2023-10-20
張茉楠(Zhang Monan)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
數據跨境流動新規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中國數據跨境流動管理制度,使發展利益與安全利益達成新的平衡,並更側重於發展利益。
「一帶一路」:中國的,世界的2023-10-20
王義桅(Wang Yiwei) 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
「一帶一路」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中國必須避免債務與通貨緊縮的持續上漲2023-09-25
魏尚進(Shang-Jin Wei)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金融和經濟學教授
相對於其增長潛力,中國經濟表現不佳。不僅投資和消費需求弱於預期,而且還面臨通貨緊縮和債務的雙重挑戰。雖然消費者價格通脹接近負值,但生產者價格通脹處於負值的時間已經達到一年。與此同時,由於疫情期間支出增加以及前幾年寬鬆的貨幣環境,私營和公共部門積累了巨額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