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馬雪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

美國對中國「非市場政策」的認知誤差和行動偏差

2024-03-05

2月初,中美雙方舉行第三次中美經濟工作組會議。這次會議是中美經濟和金融工作組2024年的第一次會議,也是該工作組第一次在中國舉行的面對面會談。這表明2024年開年中美高層繼續保持了頻繁互動的態勢。特別是,鑒於中美關係的複雜性和全球挑戰的廣泛性,中美保持了開放的經貿領域溝通渠道,雙方就國內宏觀經濟前景交換意見,並討論合作應對低收入和新興經濟體債務問題等共同挑戰。

但從會議主要議題看,美國主要聚焦中國“產能過剩”和“非市場政策”問題。尤其是,美國官員提出對“中國產業政策實踐和產能過剩對美國工人和企業造成影響的擔憂”。這反映了長久以來美國對中國“非市場政策”的三點認知誤差和行動偏差。

第一,美國對中國市場經濟的認知未能跟上形勢。美國認為,中國通過融資、直接補貼、與國家實體合作等方式,在航天、可再生能源及半導體領域培育有創新潛力的高科技企業,增強了國際競爭力,使其價格低於競爭對手,並向全世界市場傾銷。尤其是在電動汽車領域已實現對美歐的反超,使美企業市場份額縮水。特別是,美國將中國產能過剩同美國國內就業形勢掛鉤,抨擊中國出口廉價產品引發全球低價,導致美國鋼鐵等行業生存艱難,損失就業崗位。事實是,中國經歷40年改革,絕大多數物價已通過市場供求決定。當前中國的創新主要來自中小私營企業的市場力量,它們在國內和國際競爭中獲得創新驅動力,成為實驗新的技術、生產方式和商業模式的踐行者。但美國對華認知仍停留不前,無視中國經濟轉型的事實,仍利用非市場檢驗方法的武斷標準,維持着對中國進口商品的不公平待遇。

第二,美國頑固堅持貿易保護主義,行動上存在偏差。美國當前對中國“非市場經濟”的認定結果,是利用第三方價格為投入估值,忽視中國與第三方生產者在生產方式、經營規模、最終產品之間的差別,造成估值結果的扭曲。而美國對中國“非市場經濟體”地位的認定,使得美國商務部在判定中國商品傾銷時具有巨大的“自由斟酌權”,這種“自行斟酌權”時常被放大或濫用。這造成中國一直是美國發起反傾銷、反補貼最多的國家,也很難在可見的未來有所改觀。與此同時,美國往往對中國商品既徵收反補貼稅,也徵收非市場經濟認定的反傾銷稅,從而造成“雙重救濟”。

第三,近年來,美國不僅自身推行產業政策,還強推“新華盛頓共識”,試圖在全球動用國家機器的力量。美國推出《通脹削減法》《芯片與科學法》補貼綠色技術及半導體產業,吸引外來投資,並希望以此限制中國戰略產業發展。美國已將自由市場棄之不顧,昔日被其質疑的產業政策在美國國內大行其道。美國大力批評中國補貼、政府投資等政策,實際上是要確保在新興產業領域競贏中國,確保美國在關鍵技術領域保持領先優勢,因為工業革命的歷史表明,技術領先給國家經濟增長和軍事實力帶來的利益前所未有,能更快更好地進行創新,提高全球市場份額,主導先進工業生產。

美國拿“非市場政策”說事對中美關係和美國自身是不利的。

一是不利於緩解中美雙方的“信任赤字”。由於美國對中國“非市場政策”的認知偏差和行動誤差,聚焦“非市場政策”問題容易損害維繫雙邊關係最重要的相互信任,限制雙方在談判中相互釋放善意,削弱雙方履行諾言的可行度。

二是不利於管控雙方分歧。美國原本想通過溝通降低衝突的可能性,通過管控分歧降低中方反應的風險。中美經貿關係作為最具建設性的路徑,在有效管控競爭,最大限度地避免嚴重情緒對立和戰略誤判方面至關重要。但美國聚焦“非市場政策”,這種溝通不是為了降低衝突,而是加強威懾,促進達成有利於美國的協議。

三是不利於改善美國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參與者的形象。在國際社會看來,從“華盛頓共識”到“新華盛頓共識”,從自由主義到國家機器力量,不管美國當下奉行何種路線,都必須時刻處於領導地位。美國主張通過政府干預、科技封鎖、財政補貼等產業政策來保護國內產業,卻抨擊中國的“非市場政策”,並將其同美國國內就業形勢掛鉤,此等做法不利於美國改善國際形象和提振國際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