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冷戰」還是「新冷戰」與第三方認知的重要性2020-08-17
張雲(Zhang Yun) 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副教授
我們現在的時代定義應該是「後冷戰」而不是「新冷戰」,用後者代替前者會讓相關討論和認知誤入歧途。「後冷戰」時代要避免滑向「新冷戰」,不僅僅取決於中美兩國,也取決於第三方的認知。
- 從休斯敦到成都:時代的終結與開啟2020-08-04
安剛(An Gang)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特邀專家
對中美關係來說,美國得克薩斯州的最大城市休斯敦絕對是個有故事的地方。在1979年1至2月鄧小平對美國的九天歷史性訪問中,休斯敦是第三站。
- 國家安全的經濟成本2020-08-03
沈聯濤(Andrew Sheng) 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肖耿(Xiao Geng)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金融研究院政策與實踐研究所所長
隨着中美對抗升級,對國家安全的日益強調將給全球貿易和投資帶來損害,導致資助社會政策、解決不平等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資源減少。這是全球共同的悲劇。
- 解析特朗普政府的對華強硬立場2020-08-03
沈大偉(David Shambaugh) 喬治·華盛頓大學艾略特國際事務學院席格爾亞洲研究中心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教授,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傑出客座研究員
過去三個月,特朗普政府的高級官員發表了一系列重大政策聲明。如果對特朗普政府尋求與中國進行新的冷戰對抗有任何疑問,那麼這些文件和演講提供了答案。
- 特朗普政府意欲何為?2020-07-31
趙明昊(Zhao Minghao)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國論壇特約專家
蓬佩奧在尼克松總統紀念圖書館的演說是近期特朗普政府對華「話語行動」的一部分,亦表明美方對華政策的敵對性正在增強。
- 美國的「麥卡錫時刻」2020-07-31
陳文鑫(Chen Wenxi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麥卡錫時刻」之所以被稱為「時刻」,乃因其在美國歷史上只是曇花一現。儘管如此,「麥卡錫主義」的幽靈在美國卻久久未散。
- 自由女神背棄外國留學生?2020-07-30
金培力(Philip Cunningham) 獨立學者
白宮試圖禁止許多外國留學生返回美國繼續學業的舉動或將傷害美國教育寬容與知識探索的聲譽,更不用提這種做法或許會令外國留學生轉而反對美國。
- 中國需要一個什麼樣的美國?2020-07-30
張雲(Zhang Yun) 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副教授
中國希望要一個什麼樣的美國,應成為中國建構和創新對美話語體系的重要內容。
- 美國南海政策的危險轉變2020-07-29
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報高級記者
放棄對南海問題的中立立場,是特朗普政府當前對華全面施壓戰略的組成部分,其意圖是挑撥中國同東盟國家的關係。
- 需要認真考慮中美關係的發展方向2020-07-17
傅瑩(Fu Ying)
中國需要對未來中美關係的發展方向做認真的思考和設計,主動提出能夠維護中國根本利益、能夠解決美方合理關切、同時也符合世界和平發展大方向的選擇和方案。
- 美國全面遏制中國將犯下歷史性錯誤2020-07-14
趙啟正(Zhao Qizheng)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
美國正在製造中美之間的「修昔底德陷阱」。美國強硬派對中國的崛起太過敏感,全面遏制中國將是一個歷史性錯誤。
- 中美民間力量是推動兩國抗疫合作的生力軍2020-07-13
王輝耀(Wang Huiyao) 全球化智庫(CCG)主任
中美兩國人民顯示出的合作互助精神,不僅極大地推動雙方共同遏制疫情,更為兩國未來開展友好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礎。
- 對話交流 多多益善2020-07-09
中美聚焦(China-US Focus) 中美交流基金會
「太平洋對話」是一種新的方式,是用虛擬手段讓太平洋兩岸的思想領袖坐在一起,在這個艱難時刻繼續進行坦率而直接的對話。由於新冠疫情仍在分裂着國際社會,人們對中美兩國走向危險對抗的擔憂日益加劇。以下是「太平洋對話」第二部分的重點內容,對話雙方是中國資深外交官何亞非大使和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學者大衛·蘭普頓教授。對話於2020年6月25日進行,由中美聚集特約編輯周柳建成主持。觀看完整版請前往www.chinausfocus.com/video。
- 如何在大國競爭時代保持東北亞安全穩定2020-07-10
張沱生(Zhang Tuosheng) 國觀智庫首席研究員,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東北亞地區已進入一個是繼續和平發展還是走向新冷戰的關鍵時刻。加強合作,去除新冷戰陰影,應是我們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