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制還是隱忍,這是一個問題2020-08-26
金培力(Philip Cunningham) 獨立學者
中美關係的特點已經演變成了以牙還牙回應對方。在這種極其關鍵的時期,不對稱回應或許是讓兩國關係重歸合作與禮貌的唯一方式。
- 溝通的力量2020-08-25
安剛(An Gang)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堅持溝通的目的是在複雜性和流動性極強的時期盡量澄清一些事實、消除一些誤解、避免一些誤判、杜絕一些誤傳,為將來中美關係可能的良性調整預留空間。
- 謹防南海危機成為中美衝突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2020-08-24
李岩(Li Ya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美國將南海問題視作「中國能否堅持和平崛起」的試金石,中方則將其視作「美國能否接納中國崛起」的試金石。而就目前形勢看,一旦處理不慎,南海問題就可能成為中美衝突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 與中國文化脫鉤將傷害美國2020-08-24
裴敏欣(Minxin Pei) 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教授
「脫鉤」是美中之間地緣政治決鬥的中心議題。這一戰略由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政府中的鷹派構想並推動,現在已然成為美國削弱中國實力的主要工具。果真成為現實,那將是一個悲劇,而美國將成為最大的輸家。
- 美國結束南海「中立」立場2020-08-20
理乍得·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賓理工大學地緣政治學教席主持
上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一直小心翼翼地在南海主權問題上保持中立。然而,特朗普政府似乎準備顛覆這一政策。
- 中美之間需要一場有限目標的對話2020-08-21
馬曉野(Ma Xiaoye) 上海世界觀察研究院創建院長
中美關係發展到今天的低點,部分原因是在相關具體行動的戰略意義上存在過分解讀的空間。通過實質性對話爭取壓縮模糊地帶,不放任過度解讀和誤讀的空間,會有收斂矛盾的作用。
- 中美應如何避免爆發新冷戰2020-08-19
張沱生(Zhang Tuosheng) 國觀智庫首席研究員,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只有堅持對話才能管控潛在的衝突。一旦發生軍事衝突,即使是有限衝突,也將從此打開中美長期冷戰的大門。
- 替代特朗普微信禁令的更佳方案2020-08-18
魏尚進(Shang-Jin Wei)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金融和經濟學教授
正在與中國科技公司作戰的特朗普政府如今又把目光轉向中國主要社交媒體應用程序微信。然而,這種封殺說明美國再一次讓偏見凌駕於合理的決策之上,它讓美國付出的代價是可想而知的。
- 美國總統選舉與中美南海軍事衝突2020-08-17
聶文娟(Nie Wenjuan)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教授
近期而言,美國很難找到一種既樹立美國形象,又能對戰爭進行管控的模式來製造在南海的衝突。
- 蓬佩奧建立反華聯盟難以如願2020-08-17
吳正龍(Wu Zhenglo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蓬佩奧誤判形勢,妄圖挑起一場新冷戰,以達到遏制中國發展的目的。這種倒行逆施註定是徒勞的。
- 「後冷戰」還是「新冷戰」與第三方認知的重要性2020-08-17
張雲(Zhang Yun) 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副教授
我們現在的時代定義應該是「後冷戰」而不是「新冷戰」,用後者代替前者會讓相關討論和認知誤入歧途。「後冷戰」時代要避免滑向「新冷戰」,不僅僅取決於中美兩國,也取決於第三方的認知。
- 從休斯敦到成都:時代的終結與開啟2020-08-04
安剛(An Gang)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對中美關係來說,美國得克薩斯州的最大城市休斯敦絕對是個有故事的地方。在1979年1至2月鄧小平對美國的九天歷史性訪問中,休斯敦是第三站。
- 國家安全的經濟成本2020-08-03
沈聯濤(Andrew Sheng) 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肖耿(Xiao Geng)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金融研究院政策與實踐研究所所長
隨着中美對抗升級,對國家安全的日益強調將給全球貿易和投資帶來損害,導致資助社會政策、解決不平等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資源減少。這是全球共同的悲劇。
- 解析特朗普政府的對華強硬立場2020-08-03
沈大偉(David Shambaugh) 喬治·華盛頓大學艾略特國際事務學院席格爾亞洲研究中心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教授,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傑出客座研究員
過去三個月,特朗普政府的高級官員發表了一系列重大政策聲明。如果對特朗普政府尋求與中國進行新的冷戰對抗有任何疑問,那麼這些文件和演講提供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