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對華政策走勢與中國的應對2020-12-01
吳白乙(Wu Baiyi)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前所長
當前,對於兩國未來關係和世界走向,中美兩國都到了再度作出重大選擇的關鍵時刻。
- 穩定中美關係的路線圖2020-12-01
裴敏欣(Minxin Pei) 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教授
鑒於當前美國兩黨對中國的抵觸情緒,當選總統拜登不太可能改變特朗普對華強硬的根本宗旨。但如果拜登和習近平都投入適量政治資本的話,他們或許能夠緩和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
- 大選後中美關係調整的空間與可能2020-11-30
何亞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長
近期內中美恢復戰略對話時機尚不成熟,但新政府上台後,雙方在共同關切的若干領域先接觸對話,並儘可能同步採取一些建立信任措施是有可能的。
- 中美關係:正視現實,知往鑒今,以啟未來2020-11-24
陳積敏(Chen Jimin) 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和平與發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中美關係始終存在着競爭成分,但也始終存在着合作的可能與必要。對中美關係的發展不必過於悲觀。
- 中國綠色發展與拜登綠色新政能否協調合作2020-11-20
李崢(Li Zhe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拜登基於減排和能源轉型的政策目標與中國的綠色發展有相似之處,存在着與中國合作的機遇,也有潛在的挑戰。
- 相向而行,重建中美關係2020-11-19
陶文釗(Tao Wenzhao)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美國政府換屆給了中美關係一次新的機遇,使雙方有可能聚焦合作,管控分歧,遏制近幾年關係不斷惡化的勢頭。但中美關係回不到拜登任副總統時的樣子,拜登任內的兩國關係將是合作與分歧共存。
- 中美之間需要一場「排干沼澤」行動2020-11-18
安剛(An Gang)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特邀專家
中美關係即將進入又一個新階段,兩國面臨的首要任務是儘可能恢復關係穩定,通過理智互動找尋一個有目標、有底線、有規則、有邊界的共處範式。中美關係「回不到過去」不應成為放棄未來的理由。
- 合作還是分裂?——後疫情時代的全球化2020-11-17
傅瑩(Fu Ying)
放棄全球化將導致世界的碎片化和更多混亂,主流聲音是繼續推動、改進和完善全球化,這需要中美等大國的穩定合作。
- 大選後中美關係前景如何?2020-11-16
沈大偉(David Shambaugh) 喬治·華盛頓大學艾略特國際事務學院席格爾亞洲研究中心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教授,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傑出客座研究員
隨着拜登新政府為過渡做準備,太平洋兩岸的觀察人士都在思考美中關係的未來。新政府雖然有可能做出一些調整,但預計不會有大的實質性變化。
- 美日印澳「四國軍事聯盟」無法阻止中國崛起2020-11-13
宿景祥(Su Jingxia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榮休研究員
「四國軍事聯盟」的成型是一個危險信號,給整個印太地區的繁榮與穩定帶來新威脅。美國的遏制政策無法阻止中國的崛起,反倒使日印澳等國處於不利位置。
- 大選結束後美國將不得不處理對華關係問題2020-11-12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拜登當選後中美關係將如何發展?最起碼共和黨和民主黨都必須認定,與中國進行新冷戰不是一個選項,合作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 美軍重返台灣只會讓美國身陷泥潭2020-11-03
郝志堅(Dennis V. Hickey) 密蘇里州立大學傑出教授
中美摩擦的加劇促使美國一些人呼籲加強對台灣的支持,甚至讓美軍重返台灣。然而,在台灣駐紮美軍將不必要地使已經複雜的局勢更加複雜,破壞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
- 遠眺地球2020-10-28
金培力(Philip Cunningham) 獨立學者
在政治緊張態勢日趨嚴峻的當下,太空領域科學合作的歷史告訴我們,作為地球公民所有人都共享着一個家園。
- 經濟脫鉤給中美帶來重大戰略危險2020-10-30
特德·蓋倫·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倫道夫·伯恩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脫鉤對中美兩國都沒有好處,相反,往好里說它會讓兩國付出巨大經濟代價,往壞里說它有可能引發災難性軍事衝突。
- 美國總統大選前景及中美關係走向2020-10-28
聶文娟(Nie Wenjuan)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教授
無論是特朗普還是拜登上台,政治的幕後主導權仍然在華爾街手中,金融集團也將成為影響中美關係的深層主導性力量。中美關係不會全面脫鉤,將進入一個危機常態化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