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郝志堅 密蘇里州立大學傑出教授

美軍重返台灣只會讓美國身陷泥潭

2020-11-03

從根本上改變美國對中華民國(台灣)的長期政策,這類建議似乎並不缺少。儘管一些人呼籲華盛頓減少對台北的支持,但要求美國增加支持台灣的提議顯然更多。

在對台政策對話中聽到新的建言是令人鼓舞的,但某些建議需要多做考量。一個例子就是沃克·D·米爾斯上尉在《軍事評論》上發表的題為《遏制巨龍:讓美軍重返台灣》的文章。這位作者認為,“如果美國想對解放軍攻擊台灣保持可靠的常規威懾,它就需要考慮在台灣駐軍”。這項提議值得仔細審視。

首先要考慮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會如何回應這個倡議。米爾斯承認,北京會把向台灣派駐美軍視為“一種升級舉動”,並且“有可能給美國除台灣以外的外交政策帶來其他影響”。這是一種保守的說法。為了在1979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美國同意了中方一直以來的三個建交條件:終止與中華民國的正式外交關係、廢除1954年《美台共同防禦條約》、從台灣撤走全部美軍。美軍重返台灣很可能導致外交關係的破裂,觸發國際事務中的一場大地震。走錯這一步非但不能威懾解放軍,反而有可能引起災難性衝突。正如中共喉舌《環球時報》表明的那樣,如果美國採納這個“瘋狂的建議”,那麼“解放軍將採取堅決的軍事行動”。

第二個要考慮的事實是,美台軍事關係比米爾斯以為的更密切。他聲稱,美國“軍售是美國對台防務承諾的唯一真實體現”。這是不正確的,雙方的安全關係決不僅僅限於武器銷售。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美台防務官員就圍繞國家安全問題舉行定期會晤。此外,美國已悄悄派遣軍事小組到台灣,評估其軍事能力並觀察軍事演習。台灣的F-16戰鬥機飛行員在亞利桑那州接受訓練,台灣人在美國的軍事學院里學習。雙方還在通過其他方式加強防務合作,例如建立了一條國防熱線,美國在台協會駐有一名現役國防官員,而且自從2003年以來台灣一直被美國國務院定義為“非北約主要盟友”。有趣的是,據報道雙方還從事情報共享活動。不過最重要的,也許是美國長期以來一直堅持無論怎樣台灣問題都必須由海峽兩岸和平解決。

第三個考慮是,台灣政府其實並沒有要求美國駐軍。台灣現領導層長期以來一直稱其意圖是“維持現狀”。雖然從未明確界定這一口號的含義,但它並不包括讓美軍重建基地。正如執政的民進黨立委羅致政委婉解釋的那樣,“現代戰爭”並不需要靠美軍的存在來發揮威懾作用。他補充說,“美軍在本地的軍事表現已經非常明顯,也就是說,不允許中國破壞這裡任何地方的穩定與安全”。

錢是另一個要考慮的問題。儘管幾十年來美國都在施加壓力,但台灣仍未將其國防預算提高到GDP的3%。正如美國海軍陸戰隊退役上校格蘭特·紐瑟姆感嘆的,“公平地說,台灣的國防開支沒怎麼變,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威脅卻呈指數級增長”。包括購買新的F-16V戰機,台灣2021年的國防預算也只佔GDP的2.4%。在這種情況下,東道主為美軍提供支持有可能變成雙方的爭議問題。米爾斯認為台灣願意出多少錢支付不請自來的駐台美軍的費用呢?

最後,米爾斯承認他的提議可能會面臨“國內和國際的壓力”。簡言之,沒有哪個明智的人希望與中國大陸開戰,然而在台灣駐軍卻很可能引發這樣一場衝突。自1982年以來,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一直就動用美軍保衛台灣一事對美國人進行民意調查,最近的民調(2019年)顯示,只有35%的人支持用軍事行動保衛台灣。此外,美國還不能指望從友邦或盟國那裡得到任何援助。

總之,看來我們並不缺少從根本上改變美國對台政策的建議。時不時做一些適度的政策調整是必要的,但許多此類計劃的問題在於,它們有可能無意之中讓問題複雜化。向台灣派駐美軍是不明智、不必要、不受歡迎的,它非但不能阻止中國的入侵,反而有可能讓美國陷入一場重大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