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在伊朗的機會與麻煩之間尋找平衡2016-02-17
理乍得·魏茨(Richard Weitz) 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從根本上說,中國領導人是想改變伊朗的行為,而不是它的政權。中國決策者們需要伊朗的石油,但他們也很小心地不去刺激更重要的商業夥伴,特別是美國。在維護德黑蘭的時候,北京竭力避免與華盛頓發生正面衝突。
朝核計劃:北京與華盛頓的平衡目標2016-02-02
理乍得·魏茨(Richard Weitz) 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中國的決策者正面臨著交叉壓力:他們既希望平壤不要有核試驗這類挑釁性行為,又不願按照美國的要求向朝鮮施加實質壓力,因為中國擔心朝鮮政權會倒台,而中國將付出經濟和安全代價。
2016:中美網絡關係前景2016-01-29
弗朗茨•斯蒂芬•加迪(Franz-Stefan Gady) 《外交學者》副編輯
2016年的中美網絡關係取決於三個關鍵性策略:定性、處罰和規範。弗朗茨-斯特凡·加迪探討了每項策略的可能情況,同時回顧了2015年的兩國網絡外交。
- 中國「互聯網+」計劃違背它的網絡主權原則嗎?2016-01-25
羅吉爾•克里默斯(Rogier Creemers) 媒法與政策比較項目研究員
中國的網絡治理立場是,互聯網只是物理空間的反射,因此應當遵循類似那種不允許外來干涉的規範。烏鎮大會之後,如何在網絡空間與中國相處這個問題依然沒有答案。
不可無視擁有核武器的朝鮮2016-01-21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朝鮮此次核試驗帶來的教訓就是,與朝鮮對話比無視它更有希望成功。而這正是北京長期以來告訴美國的。
沙伊斷交引發中東新風暴2016-01-19
吳思科(Wu Sike) 中國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
中東地區最新爭端爆發後,中國在外交層面迅速採取行動,與美國和其他主要大國共同努力,以緩和緊張態勢,通過對話化解沙伊僵局。
朝鮮難題依然無解2016-01-18
顧屏山(George Koo) 新美國媒體董事
朝鮮和美國一度幾乎達成協議,直到小布殊政府中止了這一進程。此後,與平壤打交道就成為美中之間一個相互推卸責任的戲碼。
中美均需調整對朝政策2016-01-15
特德·蓋倫·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倫道夫·伯恩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華盛頓應當與平壤做筆「大交易」:正式結束朝鮮半島的戰爭狀態,解除對朝鮮狹義軍事制裁以外的所有制裁,美國在外交上承認朝鮮政權。作為交換,平壤同意將其核計劃置於國際保護之下,同時外交上承認韓國。
美國全球反恐戰爭偏離航向2016-01-12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
在美國全球反恐戰爭中孵化出的「伊斯蘭國」需要通過美國的力量將其關進籠子。就此而言,國際社會打擊「伊斯蘭國」的努力肯定離不開美國的參與,但國際社會需要的是一個公正、理性、負責任的美國。
- 對台軍售旨在緩和兩岸緊張2016-01-12
理乍得·魏茨(Richard Weitz) 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與先前多次軍售相比,美國最近作出的對台軍售決定引起中國政府的反應可謂相當溫和。美國對台軍售有多重目的,而且無論台北和華盛頓下屆政府的領導人是誰,軍售都可能繼續進行。
戰略忍耐:失敗的美國對朝政策2016-01-11
樊吉社(Fan Jishe)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
「戰略忍耐」這種政策並沒有給美國帶來好處,亦未形成單方制裁、外交施壓、孤立和軍事威攝的合力。儘管總統第二任期已近尾聲,但奧巴馬仍有機會棄舊從新。
- 2015年中美兩軍關係及展望2016-01-08
周波(Zhou Bo)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
2015年,中美雙邊關係依舊毫無懸念地在反彈和受損之間擺動。2016年世界形勢不容樂觀,「伊斯蘭國」領導的恐怖主義日益猖獗,而反恐努力也愈見聲勢浩大。這可否促成中美在反恐方面的軍事合作?
- 俄土之爭與中東反恐形勢2016-01-06
俞邃(Yu Sui) 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
俄土關係緊張成為短期焦點,雙邊關係的改變將影響中東衝突結果。但如果美俄雙方軍隊通力合作,「伊斯蘭國」的覆滅將指日可待。形成一個真正的反恐鬥爭聯合陣線,將是世界舞台上令人振奮的成就。
緩和南海緊張局勢2016-01-05
沈丁立(Shen Dingli)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
美國或許有理由懷疑並試探中國,而中國也有自己的邏輯不信任美國。中美間的相互猜疑應該通過對話和增加透明度來化解,雙方應盡量避免2001年空中衝突的重演。
- 「烏鎮方案」將助推中美網絡合作2016-01-04
唐嵐(Tang La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
習近平主席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提出的「烏鎮方案」有三個核心,即共享、共治和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方案」為未來中美網絡合作的進一步深化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