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律賓南海仲裁案是南海和平穩定的威脅2016-04-15
陸洋(Lu-yang) 清華大學「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2013年1月,菲律賓單方面強行就中菲南海爭議提起仲裁。目前,仲裁庭已就管轄權和可受理性問題作出裁定,並完成實體問題和未決的管轄權問題庭審。菲律賓單方面提起仲裁,……
「封口令」何時不算「封口令」?2016-04-15
瓊•約翰遜-弗里茲(Joan Johnson-Freese)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
哈里斯上將和奧巴馬政府之間發生的小插曲,如果有的話,還是圍繞政策。在核安全峰會上與中國實質性接觸,被看成比用美國軍事力量對抗中國更有效。一方面提建議,一方面可能不得不去落實與建議南轅北轍的政策,雖然不易,但卻是文官與軍方關係的基本前設。
- 美國南海「航行自由行動」:危險之舉2016-04-13
賈春陽(Jia Chunya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副研究員
中美兩國簽署的海空相遇諒解備忘錄為防範南海發生不測事件提供了一道安全閥,但美國在該地區的非法挑釁不斷考驗着華盛頓與北京的關係。
韓國部署「薩德」弊大於利2016-04-13
樊高月(Fan Gaoyue) 四川大學客座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退役大校、前首席專家
部署高空防禦系統不但不能達到既定目標,反而會動搖北京和莫斯科對華盛頓的脆弱信任。美國應該從古巴導彈危機和北約東擴中汲取教訓,了解並且尊重別國的安全關切,採取具體措施減緩而不是加劇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
- 布魯塞爾恐襲:全球反恐進入新階段2016-04-12
吳思科(Wu Sike) 中國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
人類的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相連,歐洲和中國可以利用悠久的多元文化傳統,幫助塑造一個讓各方享有包容、對話、合作、發展與和平的世界秩序。
- 一次穩定中美關係大局的重要會晤2016-04-12
陶文釗(Tao Wenzhao)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過去一年中美兩國在伊朗和朝鮮問題上的相互配合,表明兩國關係基調仍然是合作,是積極的。雖然兩國有分歧,特別是在南海,但溝通渠道暢通,以及兩國近年就重大軍事行動相互通報和海空相遇行為準則達成協議,這些使管控分歧成為可能。
- 中國國防改革及對美國的影響2016-04-11
理乍得·魏茨(Richard Weitz) 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中國新近的軍隊改革旨在使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更精幹、更高效的作戰力量。在這些領域他們很可能成功取得一些進展。他們並非主張一種全然更激進或好戰的中國外交政策,即使解放軍在改變,中國國家安全戰略仍然未變。
核安全:大幕拉開2016-04-11
樊吉社(Fan Jishe)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
許多國家已經加強對核材料和設施的保護,更嚴格的監管也已到位。既然核安全峰會被認為已經達到目的,那麼,現在到了把政治意願轉變為更多核安全具體措施與投入的時候了。
核峰會只是奧巴馬一場小勝2016-04-08
顧屏山(George Koo) 新美國媒體董事
干預主義者在伊拉克、敘利亞和利比亞挫敗後,美國成為動蕩的主要動因,它同時證明,美國靠一己之力無法維護和平與秩序。在國際關係上採取非對抗手段的中國,可以成為配合美國反恐努力的有效合作夥伴。
中國必須面對朝鮮難題2016-04-08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毫無疑問,所謂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已經失去了中國的民心。道格·班多指出,如果美國及其盟國,最顯然是韓國和日本,能讓北京更容易地實際加入美國的反朝聯盟,那麼對解決問題將大有助益。
國防軍費預算增幅創新低反映中國對地區安全感到樂觀2016-04-07
周波(Zhou Bo)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
最新軍費預算顯示出北京對本地區持樂觀態度,因為一個國家對自身安全評估的最好指標就是國防開支。儘管恐怖主義蔓延、難民危機泛濫、南海和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加劇,但中國更低的預算增幅反映出,它相信世界並沒有陷入無序狀態。
- 歐洲或面臨新一輪恐怖襲擊浪潮2016-04-07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
3月22日發生在「歐洲心臟」布魯塞爾的恐怖襲擊,是自去年巴黎「11.13恐怖襲擊之後」,歐洲地區在不到半年時間裡發生的又一起重大恐怖事件。如果說巴黎遇襲尚屬個案的話,那麼布魯塞爾血案足以說明:歐洲正面臨9.11以來的新一輪恐怖襲擊浪潮。
- 南海問題是地區安全演化的一部分2016-04-07
何亞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長
相互照顧和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可以確保各方的安全。新的地區安全架構的建立,應該以習近平主席倡導的「各方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和可持續的安全觀」為基礎。
中美應攜手應對國際核安全挑戰2016-04-06
趙明昊(Zhao Minghao)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國論壇特約專家
隨着國際核安全形勢日趨嚴峻,美國需要爭取中國成為核安全領域合作夥伴,中國也正在成為核安全國際合作的堅定支持者。在探索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進程中,圍繞核安全的合作有望成為兩國關係新的亮點。
- 美國把南海當作遏華"主戰場"2016-04-06
尹承德(Yin Chengde)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華盛頓強行介入南海問題加劇了地區局勢的複雜和緊張,這種自私行為違背時代潮流和南海地區國家根本利益,是註定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