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美在談論網絡空間規則時他們在談論什麼?2016-06-07
羅吉爾•克里默斯(Rogier Creemers) 媒法與政策比較項目研究員
規則,或被普遍接受的行為準則,會為我們提供一種相較於國際法更為快捷、靈活的網絡空間管理方式。雖然中美兩國已經開始在國際法框架內探討諸如網絡空間國際規則等議題,但從目前來看,雙方還很難在不久的將來就這些議題達成協議或者建立互信。
- 美國解禁對越軍售的軍事分析2016-06-06
弗朗茨•斯蒂芬•加迪(Franz-Stefan Gady) 《外交學者》副編輯
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宣布將解除長達數十年的針對越南的武器出口禁令,這引發了此舉是否將改變各國在南海軍事力量平衡的討論。斯蒂芬-加迪認為,這取決于越南是否能進行有效訓練以及能否將新武器系統與現行軍事架構成功整合。
解除對越武器禁運與地區平衡2016-05-27
理乍得·魏茨(Richard Weitz) 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美國決定解除對越南的武器禁運,但此舉並非旨在鼓動南海爭議軍事化或遏制中國。美國的這一決定是大國在東南亞尋求自身利益的最新舉動,美國希望阻止中國和其他國家使用武力來解決領土糾紛。
- 《紐約時報》在南海問題上錯了2016-05-27
本•雷諾茲(Ben Reynolds) 紐約作家及外交政策分析師
在最近的一篇社論中,《紐約時報》批評中國在南海「比試膽量」的行為,但本•雷諾茲認為,這誇大了中國對本地區和美國的威脅。這一批評針對的不是好戰姿態、威脅舉動或是對國際規則的修正。《紐約時報》的敘事屬於針對中國和南海問題的美國標準鷹派敘事方式,類似的敘事在美國入侵越南、伊拉克,以及轟炸利比亞之前都出現過。
- 誰將為南海可能再次出現的撞機事件買單?2016-05-24
田士臣(Tian Shichen) 經士智庫創始人兼國際軍事行動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論壇特約專家
美國需要審視自己的行為,以免重蹈覆轍,讓中美撞機事件再次發生。國際社會也要做出選擇,是維護在美國版國際法基礎上建立的美國主導的霸權海洋秩序,還是遵從《聯合國海洋法》框架下由國際社會共同制定的國際海洋秩序。
菲律賓新領導人有機會調整南海政策2016-05-23
蘇曉暉(Su Xiaohui)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
中國相信南海問題已嚴重損害了雙邊關係。雖然羅德里格·杜特爾特缺乏處理外交事務的經驗,但北京依然期待馬尼拉新政府能夠拿出務實舉措來合理處理問題和糾紛。菲律賓還應當牢記地區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並改變其對中國的看法。
在南海需小心翼翼2016-05-23
瓊•約翰遜-弗里茲(Joan Johnson-Freese)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
長期以來,航空母艦如同浮動島嶼讓美國海軍佔據優勢。現在,中國正在建自己的人工島,並建成深水通道、港口、停泊區和機場,布署了數千兵力,以對抗美國的優勢。在大選年,保持美中關係整體穩定在美國方面尤其是一個政治挑戰,因為候選人都在討好比前幾年更具民粹主義色彩的選民。
- 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不能用於非法謀利2016-05-17
海波平(Hai Boping) 北大國際戰略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仲裁庭即將出台的實質裁決結果或許對中國十分不利。如果僅在《公約》框架下進行海洋劃界,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的海洋邊界將與「南海斷續線」大幅度偏離。
美國南海「航行自由」行動的政治考量2016-05-13
海波平(Hai Boping) 北大國際戰略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美國在南海執行所謂「航行自由」行動,包含着針對中國、中國鄰國和自身的三重政治考量。隨着中國海上力量活動範圍的拓展,中美在航行自由方面的共同關切將逐漸增多,中國可以考慮適時與美方展開合作。
- 南海局勢總體可控2016-05-06
吳正龍(Wu Zhenglo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作為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抓手,美國將繼續插手南海問題,運用政治、外交、輿論甚至軍事手段挑釁中國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給中國的發展增添困難。但為避免破壞兩國在關鍵領域的有效合作,這種挑釁的強度和烈度是有限的。
拉攏印、菲及其他國家維護美國南海霸權2016-05-03
薩賈德•阿什拉夫(Sajjad Ashraf) 新加坡國立大學前兼職教授
美軍在中斷14年之後重返菲律賓,表明它打算在有爭議的南海與盟國一道阻止中國的擴張。這也使中國和其他國家更加確信,美國孤注一擲地想以軍事手段阻撓中國的崛起。
- 中美核夥伴關係大有可為並取得進展2016-04-21
理乍得·魏茨(Richard Weitz) 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隨着核安全峰會結束和俄美安全關係吃緊,中美比以往更需要進行核安全合作。幸運的是,兩國政府都在着手打擊核走私、減少危險核燃料的使用、強化其他國際機構打擊核恐怖主義。
- 南中國海僵局及其未來2016-04-20
鄭永年(Zheng Yongnian)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教授
在南中國海問題上,正在出現一個以美國為領導的、意在對付中國的新聯盟。而這個新聯盟所造成的一個局面,似乎是要中國在南中國海問題上做出讓步。
- 平衡美國的亞洲再平衡戰略2016-04-19
盧西奧·布蘭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賓亞太協進會研究員
盧西奧·布蘭科·皮特洛三世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和美國的再平衡戰略進行了對比。並最後建議,如果美國不想被視為被動應對中國不斷增長的地區影響力的話,美國須更好理解崛起大國的安全需要、日益增長的野心,以及經濟需求。
- 南海:夾在美中之間的菲律賓2016-04-18
羅梅爾•班樂義(Rommel C. Banlaoi) 菲律賓和平、暴力與恐怖主義研究所執行主任
作為中國的永久鄰居和美國的長期盟友,菲律賓在南海扮演着美國和中國之間獨特的中間角色。但是,如果菲律賓在不斷加強與美國防禦同盟的同時無法改善它現在同中國的政治關係,它就可能成為傳說中「修昔底德陷阱」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