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朝應臨歧而復走正道2016-09-27
尹承德(Yin Chengde)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美國切實改變對朝敵視政策,放棄在韓國部署「薩德」,謀求改善對朝關係,而朝鮮體現出棄核的誠意並拿出行動,這才是解開半島危局癥結的根本。
- 中國需全面提升海外反恐能力2016-09-23
賈春陽(Jia Chunya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副研究員
伴隨國際反恐形勢的變化以及「東突」勢力走向全球,中國面臨的恐怖主義威脅也悄然發生變化。中國不僅要繼續加強國內的反恐維穩工作,還要還強對海外反恐工作的重視,全面提升海外反恐能力。
- 美國真的「放棄」互聯網管理權嗎?2016-09-08
唐嵐(Tang La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
隨着各國對互聯網的依賴加劇,如何確保本國網絡資源不受他人操縱成為事關國家安全的頭等大事。目前遊戲規則仍由美國等技術上有着先天優勢的國家來把控,而未來「賦權社群」將取代美國政府對互聯網基礎資源的管理,互聯網治理體制改革也遠遠不只是ICANN移權。
誰炸了中國駐吉爾吉斯斯坦使館?2016-09-01
凱梅爾•托克托姆舍夫(Kemel Toktomushev) 中亞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研究院研究員
把中國駐比什凱克大使館爆炸事件與更大背景下的中國民族分裂主義或中亞伊斯蘭激進主義聯繫在一起,眼下還為時過早,雖然維族分離組織很可能因為吉爾吉斯斯坦的這場襲擊受到譴責。不管怎麼說,爆炸事件對中吉兩國來說都是一場讓人不快的意外。
「薩德」入韓實為韓國安全大患2016-08-18
楊希雨(Yang Xiyu)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薩德」入韓不僅不利於半島和平穩定,刺激朝鮮半島緊張局勢輪番升級,引發南北之間新一輪負面安全競爭,還將嚴重破壞本已脆弱的地區戰略平衡。當美國打破地區戰略平衡的時候,中國必須實施中國版的戰略再平衡。
- 亞洲需要團結,而不是分裂2016-08-17
何亞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長
亞洲以文化多樣著稱,自古以來各國就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最近幾十年,中國的和平與飛速發展為地區經濟增長和一體化作出巨大貢獻。共同發展將永遠是這一地區的鮮明標誌。
- 信息化與中國互聯網的未來2016-08-16
羅吉爾•克里默斯(Rogier Creemers) 媒法與政策比較項目研究員
中國政府公布了國家互聯網戰略,目標是在本世紀內使中國成為網絡強國。這不僅對中國如何在國內改造ICT,也將對中國在全球戰略上的自我定位產生深遠影響。
- 美國會為了台灣讓洛杉磯涉險嗎?2016-07-28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台灣一直是世界上最危險的易爆點之一。就如某位中國將軍提出的,美國真的會為了台灣而拿洛杉磯冒險嗎?華盛頓官員希望永遠別回答這個問題,但最近台灣導彈誤射提醒我們,為其他國家提供安全保障是有危險的。
- 中俄:「薩德」與管控爭議2016-07-26
理乍得·魏茨(Richard Weitz) 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美國國防部最近宣布,作為應對朝鮮的防禦性措施,駐韓美軍司令部將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但是,俄羅斯和中國卻表示擔心「薩德」給戰略穩定、盟友關係和全球帶來影響。
- 仲裁之後的台灣怎麼辦?2016-07-25
季伊昕(Ji Yixin)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實習研究員
南海仲裁結果證明美國在推動其亞太戰略時完全無視台灣利益,蔡英文如想在「後仲裁時期」將台灣從南海困境中解套,需正視問題根源,借鑒前人智慧,尋找真正出路,改變其南海論述模糊而消極的立場。
中美能否就「航行自由」達成共識2016-07-22
周波(Zhou Bo)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
中國和美國的航行自由合作,只有在不以對方安全為代價的前提下才有可能。這種合作或可先從世界其他地方起步。中美兩國海軍在亞丁灣和索馬里海域的合作,就是一個範例。
- 亞太不能生亂,更不能生戰2016-07-22
吳思科(Wu Sike) 中國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
在韓國部署「薩德」導彈防禦系統加劇了地區國家和民眾的不安。亞太是世界上最具活力地區之一,為全球發展和穩定作出了重大貢獻,這個世界不堪承受亞太地區陷入戰亂。
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將破壞地區戰略平衡2016-07-22
何亞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長
部署薩德系統將加劇東亞的分裂:該地區關於經濟增長的安排主要由中國主導,而地區安全架構則以美國為中心的軍事同盟為基礎。如果這種矛盾局勢繼續發展,地區經濟增長和安全都難以長久維持。
- 美國為什麼不挑戰日本沖之鳥礁主張?2016-07-11
王翰靈(Wang Hanling)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美國把中國依據國際法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南海從事的活動和主張誣衊為過度海洋權益主張,對飽受國際批評的日本沖之鳥礁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主張卻採取放任態度。事實證明美國的「航行自由行動」是雙重標準,是為美國利益服務的。
- 對南海仲裁說「不」2016-07-08
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報高級記者
南海仲裁案是菲律賓將自已的非法要求強加給中國,侵犯了中國合法權益。不論仲裁結果如何,都無助於南海爭議的解決,只會加劇惡化地區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