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話王棟:新接觸共識2024-07-05
王棟(Wang Dong)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長聘正教授,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執行主任
本次採訪中,北京大學王棟教授和中美交流基金會總裁周建成討論了當前中美大學之間的學術合作與交流。以中美交流基金會支持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項目為例,他們介紹了如何通過加強交流,鼓勵青年領袖相互學習。
- 全天候對華關係能否保護匈牙利免受地緣政治風暴影響?2024-06-21
齊思源(Vasilis Trigkas) 清華大學「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訪問學者
和中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是匈牙利在強國競爭時代為提升自身地緣政治和經濟地位採取的重大措施。但是,為了免受地緣政治風暴的影響,匈牙利打算在歐盟內部開展工作,發揮超乎尋常的作用,以促進歐洲的戰略自主。
- 美國大選衝擊中美關係穩定2024-05-17
卞慶祖(Bian Qingzu)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美國在大選年往往加大對「中國威脅」的炒作,觸動中美之間的敏感神經,其帶來的不確定性就是中美關係的風險。
- 布林肯訪華:既想穩定,又要示強2024-05-13
趙明昊(Zhao Minghao)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國論壇特約專家
近期,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這是中美落實兩國元首舊金山會晤共識的重要舉措,有助於雙方保持對話、管控分歧、加強國際事務協調。
- 東南亞為何「不選美國」?2024-04-16
劉暢(Liu Cha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美國一直宣稱要在東南亞和中國競爭,但幾年來其競爭方式總是不能精準匹配東南亞國家的真實需要。
- 中國國際秩序觀的演進與性質2024-04-12
陳積敏(Chen Jimin) 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和平與發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中國的國際秩序觀是中國與世界互動影響的結果,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是不斷演進變化的,但其中的一些重要內涵,如和平、發展、公平、正義、平等、多元、包容等則具有傳承性與延續性。這一秩序願景與聯合國憲章的原則與宗旨一脈相承、相得益彰,是對國際普遍認同的聯合國秩序的遵循與實踐。
- 從馬克龍「出兵論」看其戰略構想2024-04-12
黃境(Jade Wong) 觀瀾綜合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馬克龍的主要考慮是敲德震美,把握歐洲軍事戰略主導權。雖然在獲得盟國充分理解和支持之前,馬克龍並無貿然高調出兵的打算,但他提「出兵論」給我們敲響警鐘,即當前的烏克蘭局勢已經讓各方勢力認為討論「升級」有利可圖,這是十分危險的。
- 通過合作性競爭推動國家關係向前發展2024-03-23
中美聚焦(China-US Focus) 中美交流基金會
約瑟夫·奈(Joseph Nye)是哈佛大學特聘教授。他最近在接受《中美聚焦》主持人、中美交流基金會總裁周建成的採訪時詳細闡述了對未來中美關係的看法。
他表示,美國和中國已經在某些方面脫鉤,如果全面脫鉤,將對兩國乃至世界經濟產生毀滅性影響。儘管不信任持續存在,但仍有可能推動兩國關係取得進展。他用"合作性競爭"一詞表示如何同時合作與競爭,雖然這需要採取一些看似相互矛盾的行動,"但用這個術語表達,能讓決策者更清晰地思考戰略,而不是簡單地認為非此即彼"。
- 講好中國故事對進步至關重要2024-03-23
中美聚焦(China-US Focus) 中美交流基金會
賈慶國教授現任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教授。2024年3月11日,中國兩會結束後,賈教授接受了《中美聚焦》的採訪。
我上次採訪賈慶國教授是在疫情期間,當時我們和傑出的美國學者傅高義交流——他在採訪後不久就離世了。通過今天的對話,我了解到開放性溝通背後的力量和價值。正如賈教授所說,開放性溝通可以在信任缺失的時候建立信任。
—周建成
- 「理念之爭」說辭暴露美國戰略的狹隘2024-03-18
李岩(Li Ya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長
所謂的中美「理念之爭」,表面上講的是「理念」,背後其實是「利益」,反映了美國試圖通過「理念之爭」的說辭來掩蓋其爭奪現實利益、特別是國際秩序主導權的實質。
- 當「時代轉折」遇上「百年變局」2024-03-12
安剛(An Gang)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特邀專家
雖然「百年變局」判斷的格局是全球性的,而非像「時代轉折」那樣更多出於區域主義和本土主義,但不可否認的是,兩者有相通之處。這些共同或相通的語言足以超越分歧繪出合作的底色。
- 保持理性有助於防止謠言傷害中美關係2024-03-09
翟翔(Zhai Xiang) 新華研究院研究員
兩國人民應該運用邏輯來識別他們聽到的究竟是事實還是觀點,而不是滋生不必要的敵意。不必要的敵意可能會進一步影響到政府決策,甚至導致對彼此的政策誤判。
- 2024年中美關係走勢分析2024-02-26
中美聚焦(China-US Focus) 中美交流基金會
致遠智庫於2024年1月30日舉行2024國際形勢討論會,與會專家討論了中美關係、巴以衝突及中東形勢、俄烏戰爭及歐洲的走向、國際經濟走勢等熱點話題。專家包括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倪峰研究員、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執行院長朱鋒教授、中國駐新西蘭、瑞典前大使陳明明、商務部研究院原院長霍建國先生、國際關係學院博導張敏謙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黃靖教授、致遠智庫主任王欣先生等。致遠智庫將專家關於美國及中美關係部分的發言綜合歸納,內容未經發言專家審核,不代表專家個人意見。內容進行了編輯刪減。
- 特朗普與拜登的再度較量對世界意味着什麼?2024-02-20
萊斯利·文賈穆里(Leslie Vinjamuri)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美國和美洲項目主任
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孤立主義政策曾嚴重動搖美國的多邊主義承諾。2024 年特朗普重返美國大選再次引發了美國盟友和夥伴對世界前景的憂慮。本文對比了特朗普和拜登的外交政策及其對未來世界秩序的願景,並分析了這些差異對世界政治的影響。
- 在慕安會感受歐洲溫度2024-02-19
孫成昊(Sun Chenghao)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第60屆慕尼黑安全會議當地時間16日在德國慕尼黑開幕,我也有幸第一次前往論壇,在現場觀察這次會議。慕尼黑安全會議是具有重要全球影響的國際戰略和安全政策年度論壇,其主題往往與歐洲或者歐美所面臨的安全挑戰相關,每年都能吸引眾多政界、學界和戰略界人士前往。今年為期3天的慕安會會議聚集了來自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700名代表,其中包括約50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