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提出對華新戰略面臨多重製約2022-05-26
沈雅梅(Shen Yamei)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
烏克蘭危機後,拜登政府面臨著明確對華政策及國家安全戰略的更大壓力,有可能加速提出一項以針對中國為重點的新戰略。
- 「全球安全倡議」對中美全球安全治理合作的啟示2022-05-06
董春嶺(Dong Chunli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研究員
理解中國的總體國家安全觀、全球安全觀,是理解中國對外戰略的基本邏輯和增強中美戰略互信的基點。日趨嚴重、多元的全球安全挑戰為中美提供了諸多全球安全治理的合作點。
- 美國外交的務實主義與中美關係2022-04-20
張雲(Zhang Yun) 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副教授、現德國柏林自由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中美關係的穩定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取決於務實精神的回歸。
俄烏衝突重塑拜登對俄政策2022-04-19
孫成昊(Sun Chenghao)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拜登政府的對俄戰略目標已經轉向「以壓促變」。美國對俄政策調整不會改變美國對華競爭戰略的長期性和全面性。
俄烏衝突打亂美國外交戰略理念和行動2022-04-13
沈雅梅(Shen Yamei)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
俄烏衝突使美國全球戰略顧此失彼的一面更加突出。這意味着中國將面對一個更加複雜的世界政治結構,一個更具風險的外部安全環境,一個對「中國威脅」更有緊迫感的美國。
- 俄烏戰爭爆發,中美應當如何改善關係?2022-04-08
袁征(Yuan Zheng)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或許拜登政府短期內放緩對華施壓,但美國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對華遏制政策。
加速的百年變局與中美關係2022-04-01
倪峰(Ni Feng)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
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的基本現實再次表明,中美關係走入了一個戰略競爭的新時代。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中美將處於矛盾多發的戰略相持階段,而兩國力量對比的「錯肩期」可能是兩國關係最危險的時刻。
與中國合作是美國當前的現實需求2022-03-24
李岩(Li Ya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長
面對動蕩變革的國際形勢,與中國進行必要的外交接觸,展開深入的戰略溝通,成為美國應對局勢無法繞過去的步驟。「合作」將成為美國今後不得不面對的對華關係現實。
- 拜登政府印太戰略報告評析2022-03-14
陳積敏(Chen Jimin) 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和平與發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拜登政府印太戰略報告目標更清晰,領域更全面,操作性較強。但由於可用資源有限,無論是經濟層面的倡議,還是安全層面的構想,都體現出戰略目標與實施能力的不對稱性。
- 中美關係正常化50周年的歷史啟示2022-03-07
李岩(Li Ya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長
中美關係能否重回正軌,在於雙方能否正確認識客觀存在的意識形態分歧,理性看待對方的利益訴求,在存在共同利益的領域展開切實合作。
- 中美關係正常化的歷史、經驗及啟示2022-03-07
章百家(Zhang Baijia) 原中共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塑造適合時代需要的中美關係需要耐心和智慧,還需要有打破常規的勇氣。
- 《上海公報》是中美更是國際關係的成功創新2022-03-07
張雲(Zhang Yun) 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副教授、現德國柏林自由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上海公報》為通過外交實踐實現國際關係的穩定和發展提供了新路徑,是求同存異和高度務實的有機結合。
尼克松訪華真是「改變世界的一周」嗎?2022-03-03
沈大偉(David Shambaugh) 喬治·華盛頓大學艾略特國際事務學院席格爾亞洲研究中心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教授
隨着1972年2月尼克松總統秘密訪華周年紀念日的臨近,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中國、美國和世界之間發生的巨大變化。
拜登政府印太戰略的新意與困境2022-03-02
趙明昊(Zhao Minghao)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論壇專家
首份以白宮名義發佈的美國印太戰略報告,體現了拜登政府在全面強化對華戰略競爭背景下緊抓印太地區主導權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