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孫成昊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在慕安會感受歐洲溫度

2024-02-19
sun.jpg

第60屆慕尼黑安全會議當地時間16日在德國慕尼黑開幕,我也有幸第一次前往論壇,在現場觀察這次會議。慕尼黑安全會議是具有重要全球影響的國際戰略和安全政策年度論壇,其主題往往與歐洲或者歐美所面臨的安全挑戰相關,每年都能吸引眾多政界、學界和戰略界人士前往。今年為期3天的慕安會會議聚集了來自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700名代表,其中包括約50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

今年慕安會的議題設置有其內在邏輯,從歐洲視角看,是從宏觀到微觀或者從外圍到歐洲的安排。第一天聚焦全球安全挑戰,其中的非傳統安全議題很多,包括糧食安全、氣候融資、人工智能、虛假信息、水安全等。第二天的主題分為兩部分,一是國際秩序,二是地區衝突與危機,關注視角由大到小,議題包括印太、烏克蘭、紅海、蘇丹等。第三天主要聚焦歐洲自身,主題是“世界中的歐洲”,議題包括歐盟及其夥伴、巴以關係的未來、建設更有能力的歐盟、歐盟的下一個地緣政治議程等。

今年在慕安會的各個場合都能感受到歐洲對未來的焦慮,這也充分體現在會前發佈的慕安會報告中。報告精準描繪了當前歐洲的心態,在地緣政治局勢日益緊張、經濟不確定性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歐洲認為許多國家不再關注全球合作的絕對收益,而是越來越擔心自己的相對收益低於其他國家,這可能就會導致多輸,既破壞合作,也會破壞尚有可取之處的國際秩序。

在這種形勢下,跨大西洋夥伴和志同道合的國家面臨極為艱難的處境,必須做出平衡抉擇。一方面,它們必須為競爭更加激烈的地緣政治環境做好準備,在這種環境中,相對收益思維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必須恢復所謂的正和(positive-sum)合作,否則就難以實現更具包容性的全球增長以及解決緊迫的全球問題。

可以看到,歐洲對國際形勢愈發悲觀和焦慮。烏克蘭危機對歐盟長期信念造成衝擊,原本以為已進入後現代的歐洲,卻猛然意識到仍然需要面對“戰爭與和平”的老問題。同時,歐盟面臨的經濟、社會、移民等問題尚未解決,美國對華戰略競爭所帶來的相互依賴武器化、美國大選結果的不確定性都讓歐盟進一步感受到正面臨的“時代轉折”(Zeitenwende),也引發歐盟對國際形勢、自身處境以及應變之路的擔憂。如果世界重新回歸“大國競爭”時代,以強調規範性權力為傲的歐盟將如何在世界自居?如果全球合作、多邊主義遭到“大國競爭”的衝擊,歐盟又該拿出何種方案?這些問題,慕安會似乎都沒能給出充分答案。

面臨動蕩的國際形勢,歐美依然選擇抱團取暖,但歐洲對跨大西洋關係心存憂慮。多數有歐美政界或學者人士參與的會議,都可以發現歐美之間的相互迎合與支持,這種呼應體現了歐美在文化、價值觀以及語言微妙之處的共情。尤其在涉及烏克蘭危機的會場上,歐洲與美國的立場幾乎可以劃等號。即使在巴以衝突上,歐洲內部以及歐美之間存在分歧,但在這樣的大會上,仍能感受到歐美共識大於分歧。

然而,如果仔細觀察歐洲和美國在兩場衝突上的表態,雙方都不得不將2024年美國大選的因素考慮在內。歐洲方面擔心,一旦特朗普再次當選,跨大西洋關係可能將在經貿、安全、價值觀等多個領域再次遭受衝擊。例如,在安全領域,特朗普近期針對北約的表態讓歐洲極為緊張。因此,副總統哈里斯在今年慕安會演講時反覆強調,拜登-哈里斯政府將堅定支持烏克蘭的立場,希望為憂心忡忡的歐洲注入強心劑。

歐洲在如何與中國相處上也陷入矛盾的困境。相比去年慕安會,針對中國的負面言論和消極情緒有所下降,但無論是歐洲還是美國嘉賓,仍然沉浸在我者和他者的二元對立中,無法擺脫陣營對抗的邏輯。在一場討論烏克蘭危機的會議中,堅定支持烏克蘭仍然是美歐的政治正確。同時,一些發言人也始終使用意識形態思維看待烏克蘭危機背景下的各國舉動。來自美歐和烏克蘭的嘉賓強調與俄羅斯作戰需要勇氣,但並沒有充分討論如何儘快實現停火止戰。

歐美在對華問題上也並非完全一致,如果只是簡單地在所有議題上都將歐美視為一體,也會犯下過於簡單化的錯誤。在一場探討對齊美歐技術治理(Aligning Transatlantic Tech Governance)的會議上,一位中方學者問了一個問題,歐美推進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合作時會不會拉入中國,如果拉入,會以何種方式。這個問題引發了台上幾位嘉賓的爭論,一位美國嘉賓強烈反對在人工智領域與中國打交道,尤其是不能向中國轉讓任何人工智能技術。但這個觀點遭到了歐洲嘉賓的反對,認為在推動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過程中,中國的作用不可或缺,是必須接觸的對象。

慕安會議程緊湊,也讓身處現場的參與者多多少少感受到了歐洲的溫度。與筆者共同前往的中方學者都積极參与了不同場次的平行會議和討論,希望能夠幫助歐洲以及其他地區的參會者更加了解中國,而不是落入大國競爭的敘事和陷阱,否則這個世界只會走向今年慕安會報告所描繪的多輸(lose-lose)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