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緩和緊張關係需要「小步舞」2019-10-01
趙明昊(Zhao Minghao)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國論壇特約專家
中美雙方應該通過「小步舞」進一步化解誤判,縮小分歧,擴大共同利益空間,以適應美中「競爭性共存」的新態勢。
- 如何認識新時代中俄關係2019-10-01
肖斌(Xiao Bin)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為規避和減輕單極體系壓力,中俄建立新時代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是唯一選擇。但中俄關係發展對制衡單極體系壓力影響有限,因為存在較多的不對稱。
- 並不是「特朗普問題」2019-09-27
瓦利·納瑟爾(Vali Nasr)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政治學教授
中美兩國發現自己正處在越來越糟的境況中,但美國目前的對華戰略並不僅僅是特朗普的戰略。
- 美國的成功與中國利害攸關2019-09-26
方大為(David Firestein) 喬治·布殊美中關係基金會總裁
現在是中美關係的不平常時期。儘管特朗普總統在美中關係的許多領域缺乏一致性、可預測性和真實性,但中美貿易關係確實互惠不足。即便如此,中美關係當中仍然存在互利共贏、政治上可持續的可行路徑。
- 沙特煉油設施遭空襲使美伊對抗再升級2019-09-25
賀文萍(He Wenping)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
此次襲擊事件在推升美伊對抗的同時,也會對沙特國內局勢及其也門政策產生一定的影響。
- 應關注美國「中國通」的對華認知代溝2019-09-25
董春嶺(Dong Chunli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研究員
要關注和警惕美國新一代「中國通」正在形成的消極對華觀,引導他們更加客觀理性地認識中國和看待中美關係的發展。
- 止損,為恢復常態做準備2019-09-25
傅立民(Chas Freeman) 布朗大學沃森國際與公共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從美國目前處理與中國爭端的方式來看,中美關係的前景並不樂觀。為了促進全球和平與繁榮,中美和世界各國必須拋開意識形態分歧,集中精力解決共同的問題與關切。
- 是發展,還是災難?2019-09-23
吳作棟(Goh Chok Tong) 新加坡榮譽國務資政、前總理
全球化帶來一系列新的國際問題。為了避免脫鉤或災難,我們應當發出理解全球挑戰的緩和、中立的聲音。
- 中德關係對防止中美技術冷戰的意義2019-09-23
張雲(Zhang Yun) 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副教授
中國需要通過強化發展與德國在內的其他主要經濟體的關係,向「非美國世界」展示自身的技術進步而不是威脅。這樣做不是聯德反美,而是幫助美國認識到單方面制裁和脫鉤的想法不正確。
- 中美需要認識彼此的力量及其限度2019-09-17
章百家(Zhang Baijia) 原中共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中美兩國是通過對抗和博弈增進相互了解的,最重要的就是認識彼此的力量及限度,如此才能消除恐懼,建立互信。
- 從G7峰會看歐美貿易分歧2019-09-12
馮仲平(Feng Zhongping)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
歐洲與美國特朗普政府的貿易立場存在分歧。歐洲國家雖然也將中國視為經濟競爭對手,但中歐在支持自由貿易、反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方面有共同利益。
- 特朗普對美國外交政策的影響2019-09-12
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學教授
如果特朗普執政八年而不是四年,那麼美國的機構、誠信和軟實力很可能會受到腐蝕。但無論是哪一種情況,他的繼任者都得面對一個已經變化的世界。
- 中美關係面臨艱難的選擇2019-09-11
傅瑩(Fu Ying)
中國兩國的基本路線出現反向演進,必然帶來國際權力調整的張力。未來兩國能否在維護現行國際體系基礎上解決矛盾和分歧,將決定21世紀人類的命運和前途。
- 美國總統候選人在中國問題上保持沉默2019-09-09
安吉拉·張(Angela Zhang) 北京大學燕京學堂美國學者
到目前為止,美國民主黨候選人在對中國的看法上一直保持着緘默。然而,這些候選人應該在2020年大選和總體外交政策規劃方面加大中國的權重。
- 遏制中國是空想,改變心態最重要2019-09-02
陶文釗(Tao Wenzhao)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美國既然遏制不了中國,自己還要受傷害,那就不如慢慢調整心態,接受中國崛起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