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經貿關係應超越「百日經濟計劃」2017-05-04
張茉楠(Zhang Monan)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
中美經貿關係應超越「百日經濟計劃」,深化經貿產業合作,推進兩國優質生產要素和創新資源整合,逐步消除投資壁壘和各類投資歧視性政策,加快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並探索在條件成熟時啟動範圍更廣的雙邊投資與貿易協定談判。
- 漸行漸遠?透過歷史看中美合作與對抗前景2017-05-02
威廉·赫斯特(William Hurst) 西北大學副教授
每當美國或中國政府換屆,國際媒體都會立刻充斥對領導人私人關係如何影響世界兩個最重要國家間關係的猜測。然而,這種短視的閑言碎語忽視了更重要的結構、歷史和國內政治力量,這些力量在塑造美中關係態勢過程中最終起着主導作用。
- 議價理論能幫助美中兩國解決朝鮮問題嗎?2017-05-02
阿米塔伊·伊茲歐尼(Amitai Etzioni) 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
在突顯性基礎上的議價,它所考慮的突顯性,是每個國家心目中的核心利益。應用到中美關係,將有助於雙方作出讓步,就解決朝鮮問題達成協議。
- 美國應如何與對手相處並維持亞洲和平2017-04-27
梅爾•格托夫(Mel Gurtov) 《亞洲觀察》雜誌高級編輯
成功的衝突管理需要和平的處理手段,這種手段重在引導談判和互相讓步,利用官方、非官方和個人三個層面的外交往來,緩和緊張,扭轉衝突的趨勢。
- 中美合作新機製為兩國關係發展保駕護航2017-04-18
吳正龍(Wu Zhenglo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中美元首海湖莊園會晤取得豐碩成果,不但為中美關係的未來指明了方向,而且建立了合作新機製為兩國關係發展保駕護航。
- 極具挑戰的中美關係2017-04-18
陳永龍(Chen Yonglo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美國研究中心主任
中美能超越制度和價值觀的束縛結伴同行嗎?或許這是近代以來世界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如果能夠實現,當代國際秩序的演化就會少走彎路。
- 「習特會」提升中美關係可預測性2017-04-17
何亞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長
「習特會」為備受關注的中美關係注入大量可預測性和確定性,為今後的雙邊關係指明了方向,並繪製了實現這一目標的路線圖。
- 海市蜃樓:特朗普與中俄的「大交易」2017-04-13
韓磊(Paul Haenle) 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
特朗普總統表達了與老對手尤其是俄羅斯重新確立關係的願望。他相信通過巧妙的談判能做成地緣政治「交易」,但實際上,更可持續的政策框架才有利於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
- 「習特會」繪製中美關係藍圖2017-04-12
蘇曉暉(Su Xiaohui)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
中美兩國建立了包括外交安全對話、全面經濟對話、執法及網絡安全對話、社會和人文對話在內的新的高級別談判框架。習的此次訪問也為他提供了親自了解美國新總統的機會。
- 「習特會」為美中貿易新現實主義鋪路2017-04-12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Difference Group創始人
儘管最初相當悲觀,「習特會」卻比人們的預料顯示出更多的貿易務實精神,雖然美國粗暴地展示軍力給會晤蒙上了一層陰影。
- 結束過渡期,規劃新關係2017-04-11
陶文釗(Tao Wenzhao)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此次「習特會」結束了兩國關係的過渡期,大大降低了美國政府換屆給兩國關係帶來的不確定性,對國際社會的期待給予了正面回應,對今後數年乃至四五十年的中美關係如何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 特朗普讓東盟備受冷落2017-04-11
理乍得·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賓理工大學地緣政治學教席主持
作為設想中的區域一體化引擎和東亞安全架構基石,東盟一直收效甚微地尋求調解海上糾紛,避免地區衝突。然而,除了擔心所謂「東盟中心地位」逐漸喪失,東南亞國家還害怕中美在本地區的緊張關係突然破壞性升級,尤其萬一特朗普政府為展示強硬而走得太遠。
- 南海問題正在步入地緣政治競爭的時代2017-04-10
陳相秒(Chen Xiangmiao) 中國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南海問題正站在地緣政治競爭的十字路口。中美兩國除了建立海上危機管控機制之外,有必要在戰略層面就彼此在南海的長遠利益訴求保持溝通,並就彼此南海的政策行為建立對話機制。
- 推進中美關係的嶄新理念2017-04-10
俞邃(Yu Sui) 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
從蒂勒森訪華成果看,合作共贏成為彼此共識,這是中美關係面臨重要機遇的一個信號。相信合作共贏這個嶄新理念,會在習近平主席與特朗普總統會晤時得到進一步體現。
- 朝核問題:開闢中美合作新境界2017-04-10
吳思科(Wu Sike) 中國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
朝鮮局勢一觸即發,朝核問題不可持續。如何確保高效解決朝美爭端機制的運行成為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