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習特會」為美中貿易新現實主義鋪路

2017-04-12

唐納德·特朗普總統說他與習近平主席在海湖莊園建立了“友誼”。但美國對敘利亞巴沙爾·阿薩德軍隊的導彈襲擊給這次會面蒙上陰影。顯然白宮希望一石雙鳥:告訴阿薩德是誰掌握着一切,告訴習近平如果中國不果斷調停,朝鮮有可能面臨著什麼。

S1.jpg

在這個過程中,地緣政治影響了會議的經濟議程。自從去年12月,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訪問特朗普大廈並談及中國的核心利益以來,情況一直在演變。一天後,特朗普與台灣總統蔡英文通了電話,這說明過去幾十年來的“一個中國”政策已經被當成了討價還價的籌碼。

雙方經過語言上的針鋒相對之後,華盛頓和北京開始努力緩和緊張關係,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和特朗普的女婿兼高參傑拉德·庫什納打通了一條替補通道。2月,這些努力導致特朗普出來重申“一中”政策。3月,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斯訪問北京,他表示美中關係的基礎是“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民主黨和共和黨的批評者們把這稱為綏靖的標誌,而樂觀者則認為這是雙方新的互相開放。

確實是利害攸關。自從鄧小平實行經濟改革以來,美中商品貿易額從1979年的20億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5790億美元。今天,中國是美國第二大商品貿易夥伴、第三大出口市場和最大的進口來源國。

白宮存在分歧

競選中,特朗普威脅要對和美國有巨額貿易盈餘的國家徵收35-45%的進口關稅。在白宮,他的團隊已經調整了10%的關稅。為表達決心,特朗普的貿易戰將們——國家貿易委員會主席彼得·納瓦羅、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貿易顧問兼前CEO丹·迪米科、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已經遴選出與美國有巨額貿易順差的國家。2016年,居赤字榜榜首的是中國(3470億美元),其次是日本(690億美元)、德國(650億美元)、墨西哥(630億美元)和加拿大(110億美元)。

實質上說,特朗普對雙邊赤字的痴迷是重商主義時代的遺物。歷史上,美國的貿易赤字始於上世紀70年代,而不是中國崛起的21世紀。況且這些赤字是多邊的,不是雙邊的,在亞洲它們已經存在40多年,最初是對日本,然後是對新興工業化的亞洲四小龍,最近是對中國和亞洲新興經濟體。但由於特朗普靠着他的重商主義言論贏了大選,他必須讓人感到赤字方面的進展。

在海湖莊園,特朗普與習近平會面的同時,美國內閣官員們也在與中國部長們舉行會談。財政部長史蒂文·姆努欽帶領的經濟團隊周五舉行了早餐會,而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和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加里·科恩參加了一個貿易會議。這是一出高盛的大戲,科恩是這家投行的前總裁,姆努欽是它的前對沖基金經理,二人都支持對華採取強硬但更加合作的態度。

一個不算秘密的秘密是,白宮顧問們因為內鬥已經分裂,其中一方(納瓦羅、迪米科)是特朗普主張採取積極措施在貿易上挑戰中國的顧問,另一方(姆努欽、科恩)則偏愛溫和的調子。雖然同情貿易上的鷹派,但羅斯本人更傾向於溫和派。與特朗普一樣,他們非常清楚,短期內贏得的貿易戰很容易被雙邊關係中的長期摩擦毀掉,從而損害美國重要的財政、貨幣、國防和安全利益。

邁向雙邊投資協定

直到2015年,美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中只有1%在中國。但情況在發生變化。2008年美國在中國的投資達到200多億美元頂峰,此後每年一直停留在120億到150億美元之間。而同一時期,中國對美投資從幾億美元飆升到2015年的150億美元,2016年更增加兩倍,達450億美元。

為擴大在兩國的投資機會,2008年以來,華盛頓和北京一直在就雙邊投資協定(BIT)進行談判。最初的目標是在奧巴馬總統第二任期結束前達成協議,但他的地緣政治把戲損害了投資意願。

同中國2001年成為WTO成員類似,中國尋求與美國達成BIT也會獲得國內的好處,它有可能加快中國大陸的經濟結構改革,而且它十分契合習近平主席的中期目標和中國的經濟再平衡努力。

被討論的潛在雙邊方案還有中國對美國基礎設施的投資,包括橋樑、公路和機場。北京對這一前景興趣頗濃,但特朗普政府還需要把這個想法與它的“購買美國貨”教義相協調。

BIT肯定會促進對兩國的投資,也會給特朗普的基礎設施計劃提供支持,不過特朗普政府必須把它塑造成一個不會導致美國的工作被外包到中國的貿易協議。

走上妥協道路

此次峰會之前,白宮希望習近平主席能以某種方式解決特朗普對美中貿易赤字的擔憂。例如,北京承諾減少過剩的鋼鐵產能,但中央政府仍未大規模關閉工廠。相反,依賴工廠稅收和就業的地方政府仍然維持着相當高的生產水平。

如果這問題用閉門的方式來解決,中國談判代表可能會向特朗普的顧問們保證說,大規模的工廠關閉已經列入議事日程,但這很可能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秋季會議召開之後才會發生。

在中國和美國,艱難的經濟改革都需要政治上的共識。

就像里根政府上世紀80年代對待日本一樣,特朗普政府可能也希望達成一個中國“自願”限制生產和出口的協議,以履行它對有關生產能力過剩和緩解貿易緊張的承諾。但中國既不是日本,在亞太地區也不像日本那樣依賴美國的軍事同盟體系。而且,美中貿易所涉及的不僅僅是汽車和電子消費品。因此自願約束對中國的誘惑力十分有限。

經過海湖莊園兩天的峰會,美國和中國宣布了一個百日計劃,以改善緊張的貿易關係,促進兩國之間的合作。特朗普的談判代表稱,首次“習特會”的特色是產生了“積極的”化學反應。

有報道說,中國將為美國金融業的投資提供更好的市場准入條件,同時將結束實行了近15年的美國牛肉進口禁令。華盛頓希望北京降低高達25%的汽車進口關稅,而北京希望華盛頓放寬對中國的先進技術銷售限制。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正準備一份行政命令,調查外國公司的傾銷問題,這有可能導致關稅上調,而鋼鐵和鋁會是調查的目標。

這種讓步算是雙邊關係取得的溫和進展,商務部長羅斯認為,雙方同意加快貿易談判,調整雙邊失衡問題:“這也許是心懷奢望,但它是討論進程中的一個巨大變化。”

對話很重要

“習特會”舉行前,一些人認為它不成熟,有可能破壞近來雙邊關係已有的進展。其他人則認為峰會是一個機遇窗口,不應該被錯過,就像2013年在加州舉行的莊園會晤。當時奧巴馬拒絕了習近平提出的“新型大國關係”。

簡單的事實就是,如果不為穩定美中關係而作出努力,雙方的攻擊性言論就有可能讓40多年來的雙邊正常關係脫軌。正如習近平在海湖莊園所說:“我們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好,沒有一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壞。”

這就是“習特會”的成功之處。雖然存在分歧,但它為持續的對話和潛在的妥協鋪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