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金會」改變中美在亞洲的關係2018-05-23
桑普森·奧佩迪薩諾(Sampson Oppedisano) 紐約新學院米蘭國際事務、管理和城市政策學院,院長行政助理
最近幾周,全世界都目睹了人們認為幾乎不可能的事情。朝韓之間的緊張關係不僅解凍,而且兩國似乎朝着開放和重建外交關係迅速邁進。
- 中美會形成新冷戰嗎2018-05-18
王帆(Wang Fan) 外交學院副院長
中美相互依存應該可以避免中美形成傳統冷戰。如果有所謂新冷戰,其衝突或競爭的形態很可能更加多樣與多元化。
- WTO規則是貿易談判的關鍵2018-05-17
何偉文(He Weiwen)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高級研究員
要貿易談判,不要貿易戰。
- 為什麼《與台灣交往法》會加速中國統一的進程?2018-05-16
朱松嶺(Zhu Songling)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
《與台灣交往法》暴露了美國在「一個中國「政策上的搖擺不定,顯示出其政治倫理的淪喪。更重要的是,它的通過讓兩岸中國人民意識到解決台灣問題的急迫性。
- 強權政治的五個教訓2018-05-16
傑瑞德·麥金尼(Jared McKinney) 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研究生
2018年被證明是美中關係緊張而複雜的一年。英國歷史學家赫伯特·巴特菲爾德總結了五個恆久的歷史教訓,提醒我們關注國際秩序的脆弱、戰爭後果的不可估量,以及權力產生的誘惑。美國和中國的外交官都在商討當今問題的錯綜複雜,他們應當牢記這些教訓。
- 中美關係再定位:臨界點、轉折點,還是新起點?2018-05-10
沈雅梅(Shen Yamei)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
中美兩國並非正在接近一個所謂沒有回頭路的轉折點,而是邁向在新平台上共處、博弈的起點。雙方目前迫切需要澄清各自的戰略意圖,避免緊張升級。
- 台灣民意與國家安全對美台關係的影響2018-05-08
郝志堅(Dennis V. Hickey) 密蘇里州立大學傑出教授
對美國人來說,台灣的防務平衡很重要。美國並未「鐵定」承諾保衛台灣。但正如吉米·卡特總統曾經指出的,《台灣關係法》賦予了美國總統參戰保衛台灣的選擇權。實際上,美國是台灣同中國大陸發生衝突時唯一可能的安全夥伴。
- 中美如何釋放金融科技的好處2018-05-04
陳天宗(Curtis S. Chin) 前美國駐亞洲開發銀行代表
創新型金融科技的開發與應用正在顛覆傳統的銀行業和融資方式,並開始讓企業、行業和個人的互動發生轉變。但除了成百上千萬美元吸引眼球的投資和收購,金融科技對中美兩國民眾來說究竟意味着什麼?
- 安倍領導下的日本安全戰略轉移2018-04-23
梅爾•格托夫(Mel Gurtov) 《亞洲觀察》雜誌高級編輯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舉行了第六次會見。特朗普政府支持安倍令日本恢復「正常」國家的設想,這樣的日本將承擔更多軍事職責,尤其在遏制朝鮮和中國方面。
- 比貿易戰更好的替代選擇2018-04-23
劉遵義(Lawrence Lau) 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
就縮小美中貿易逆差來說,美國生產出口到中國的新產品才是更好的替代選擇。它對於中美兩國是雙贏,對世界其他國家也有積極的溢出效應。
- 中美貿易戰:為什麼特朗普是認真的2018-04-23
詹姆斯·H·諾爾特(James H. Nolt) 紐約大學客座教授
那些在貿易問題上認真看待特朗普的人警告說,特朗普的確是用重新平衡貿易,顯著增加美國的出口並減少進口,來衡量成功與否。大多數貿易專家都會同意,中國近期內有可能做出的任何讓步都不會實質性減少它與美國的巨額貿易順差。
- 霸權:一個切實可行的建議2018-04-17
傑瑞德·麥金尼(Jared McKinney) 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研究生
從現在開始,美國必須澄清它所反對的是什麼樣的霸權,中國也要留意在謀求支配地位時不能恃強凌弱和成為帝國。如果世界兩大強國欲就權力轉移問題進行協商,上述兩條就是必需的。
- 中國航空航天工業的未來2018-04-16
科林•摩西德(Colin Moreshead) 東京自由撰稿人
4月伊始,中美貿易戰迫在眉睫。如果中國決定報復,它有大量可選項,但航空航天工業應該是中美貿易中不被觸及的重點之一,至少目前如此。
- 習近平面對特朗普的底氣2018-04-16
比爾·埃莫特(Bill Emmott) 前《經濟學人》主編
世界將目睹對中美兩國意志力的歷史性考驗。它關乎東亞的戰略領導地位,最終關乎國際秩序。在朝鮮和貿易問題上,中國都佔有優勢。
- 「習金會」對中美關係意義何在2018-04-11
陳鼎(Dean P. Chen) 新澤西拉瑪珀學院副教授
雖然存在諸多不確定和變動因素,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那就是金正恩對中國的短暫訪問攪動了東亞的戰略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