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適度讓步可緩解南海緊張局勢2018-08-20
特德·蓋倫·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倫道夫·伯恩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美國政策的適度改變有可能大大緩和南海的緊張局勢。具體來說,特德·蓋倫·卡彭特認為,華盛頓應大量減少對抗性的「航行自由」巡邏,不再把北京當成破壞性因素來對待。
- 「極限施壓」是解決中美經貿問題的危險策略2018-08-09
李崢(Li Zhe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近期,美國政府在經貿領域針對中國的行動顯現出越來越明顯的「極限施壓」特色,這種策略不僅將根本性惡化中美兩國的長期關係,也存在着重大風險。
- 中美關係——一種非對立視角的觀點2018-08-07
王帆(Wang Fan) 外交學院副院長
中美關係出現對抗,往往與美國認為中美關係是零和對立的觀念有關。
- 從合作的對手到對手的合作2018-08-07
何亞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長
對手可以合作,而且在全球化時代,中美兩國合作空間依然很大。中美合作雙贏、對抗雙輸,這條原則不會因為美國把中國定位為對手而改變。
- 針對中國的無理指控2018-08-06
李永(Li Yong) 中國國際貿易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對中國「經濟侵略」的指控是錯誤的。
- 美國「印太戰略」能走多遠?2018-08-02
吳正龍(Wu Zhenglo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美國「印太戰略」與「亞太再平衡」一脈相承,前者是後者的延續和升級,但這一戰略前景暗淡,改變不了印太地區和平與發展的大勢。
- 美國不再遷就中國2018-08-01
盧西奧·布蘭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賓亞太協進會研究員
最近的事件表明,美國幾十年來對中國的通融政策正讓位於加倍阻止北京的進步。然而,不合理的反制可能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注入不穩定性。要展示領導力,至關重要的是為通過談判達成解決方案留有餘地。
- 為什麼中美很難達成貿易協議?2018-07-31
李成(Cheng Li) 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
戴安娜·梁(Diana Liang) 布魯金斯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作者探討了妨礙中美就當前貿易爭端達成協議的政治與安全因素,認為這些絆腳石應促使我們從大局着眼,規避貿易戰的災難性後果甚至更糟的戰爭風險。
- 美國對華戰略定位改變中美關係發展動力學2018-07-26
崔立如(Cui Liru)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前院長
中美之間的戰略競爭新態勢,源自兩國力量對比的變化和兩國內外發展進程的相互激蕩,是多極化國際關係格局下的大國博弈。中美雙方都無法憑一己之力改變這一歷史發展進程。
- 對中國的錯誤指控2018-07-26
梅齊楚(Mei Qichu) 北京政治評論員
美中針鋒相對的關稅舉措不斷升級,將中國蔑稱為不公平競爭者和過錯一方變得流行。中國被指控欺詐美國、強迫外國企業轉讓技術、在貿易上奉行重商主義等。但仔細思考便知,上述指控毫無根據。
- 中美貿易戰實質及演變前景2018-07-20
張茉楠(Zhang Monan)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
中美關係正接近臨界點。貿易制裁與反制裁加劇了中美衝突升級和全球貿易混戰的風險。但國內外的壓力也可能讓特朗普收斂其進攻性政策。
- 中美貿易戰會成為歐盟的機遇嗎?2018-07-20
凱瑞·布朗(Kerry Brown) 倫敦國王學院教授
繼7月早些時候成功舉行峰會後,許多觀察家興緻勃勃地指出,歐盟與中國合作的可能性增加了。但歐盟是否會有必要的戰略眼光和投入,來切實利用自己與中國的新關係呢?
- 世界大變革中的中美關係2018-07-17
陳永龍(Chen Yonglo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美國研究中心主任
在這個大變革的時代,中美關係更顯得是一對不可或缺的夥伴關係。世界秩序的積極演化將由中美關係的健康發展引導。
- 如何避免迫在眉睫的中美對抗2018-07-05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中美兩國如何保持令人滿意的雙邊關係?道格·班多提出了在更嚴重的衝突出現之前糾正兩國關係的三個方法。
- 大陸為何關注AIT新館開館典禮?2018-07-04
朱松嶺(Zhu Songling)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
中國大陸關注AIT新館開館,最主要是擔心台灣當局藉機進一步單方面改變現狀,擔心美國是否或明或暗予以確認或縱容。因為這會加劇台海緊張局勢,迫使中國大陸明確表態並採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