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裁中國軍方毫無意義且充滿挑釁意味2018-10-02
特德·蓋倫·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倫道夫·伯恩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對中國軍方單獨一個部門採取制裁措施來對俄羅斯施壓,這是美國的外交失誤,會對美國兩個最重要的雙邊外交關係產生威脅。
- 相互依賴關係下的貿易戰2018-10-02
斯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
在人際關係中,相互依賴永遠沒有好結果。透過美國和中國之間不斷升級的貿易戰來判斷,經濟關係也未嘗不是如此。
- 歐洲互聯互通和美中關係2018-10-02
尼古拉·卡薩里尼(Nicola Casarini) 意大利國際事務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歐盟提出了一項提升歐亞大陸互聯互通的戰略,中國和美國都將利用這一計劃來推進自己的目標。
- 為什麼美國科技公司更擔心特朗普的關稅2018-10-02
約瑟芬·沃爾夫(Josephine Wolff) 塔夫茨大學弗萊徹法律與外交學院網絡安全政策副教授
特朗普政府聲稱通過對中國商品徵收新關稅給予保護的公司,都在擔心其政策對經濟和公司資產負債表的影響。
- 藍色浪潮無法拯救中國2018-10-02
伊沃·達爾德(Ivo H. Daalder) 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主席
詹姆斯·林賽(James M. Lindsay)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高級副總裁
11月6日的中期選舉如果真迎來藍色浪潮,可能改變美國圍繞中國貿易政策的爭論語調。但它不會為醞釀成形的華盛頓和北京圍繞經濟和全球霸權的長期爭鬥提供退路。
- 邁向霸權對決2018-10-02
克里斯托弗·A·麥克納利(Christopher A. McNally) 美國檀香山查明納德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
中國和美國經濟融合的無序決裂——「中美國」的終結——已隱約可見。這令美國與中國之間爆發首次「霸權對決」的風險上升。
- 努力維護中美關係的大體穩定2018-09-18
陶文釗(Tao Wenzhao)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中美關係處在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中,而且這將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在當前錯綜複雜的情況下,維護中美關係的大體穩定仍然是有可能的。
- 美國對華政策的戰略影響與趨勢2018-09-11
鄧正萊(James A. Dorn) 卡托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出於安全考慮實施保護主義的主要風險在於「國防牌」有可能使用過度,從而在安全名義下讓合法的貿易和投資受到限制。
- 人民幣不是打貿易戰的武器2018-09-11
德博拉·埃爾姆斯(Deborah Elms) Elms) 新加坡亞洲貿易中心執行董事
一些觀察人士擔心,中國政府會把人民幣貶值作為貿易戰的武器,但實際經濟情況並非如此。
- 貿易戰與台灣問題的糾纏2018-09-11
田飛龍(Tian Feilong)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
美國民眾關注的焦點在於自身的安全與利益。要正確了解美國政客與民眾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差異,同時也要注意貿易戰和台灣問題的捆綁效應。
- 中國在美國被重新定義2018-09-04
姚雲竹(Yao Yunzhu) 中國人民解放軍退役少將
在美國,從總統到國會,再到美國民眾,中國都在被重新定義。
- 美中經濟關係的未來:是夥伴還是對手?2018-08-30
西蒙·萊斯特(Simon Lester) 卡托研究所貿易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歡(Huan Zhu) 卡托研究所貿易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短短几年前,中國和美國還準備在多個領域成為合作夥伴,今天兩國卻幾乎處處針鋒相對。這種關係向何處去,現有國際機構和原則如何能夠影響它的未來?
- 中美之間仍需要相互借鑒相互學習2018-08-28
王帆(Wang Fan) 外交學院副院長
中國以更加包容的心態改革開放,以謙虛的姿態向所有國家學習,這是中國在新時代的重要發展思路,也是展現新一輪改革開放精神和與國際社會良性互動的重要方式。
- 修昔底德陷阱的三種未來2018-08-27
周慶安(Zhou Qing』an)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
中國必須要做好中美之間多個領域小規模摩擦和競爭的準備,從管控分歧的思路走向管控摩擦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