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罩外交2020-03-11
李成(Cheng Li) 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
麥瑞安(Ryan McElveen) 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副主任
新冠肺炎暴發後,中日兩國意外走上相互示好之路。
- 何謂有道德的外交政策?2020-03-06
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學教授
對外交政策的評判不僅要看具體行動,還要看其行動模式如何塑造世界政治環境。
- COVID-19重新調整中美經濟關係2020-03-04
克里斯托弗·A·麥克納利(Christopher A. McNally) 美國檀香山查明納德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
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中美經濟和技術關係出現意想不到的變化。
- 特朗普訪印與中印美關係2020-03-04
馬加力(Ma Jiali) 中國改革開放論壇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印美兩國渴望加強彼此的關係有其自身邏輯性,但在處理與世界各主要大國的關係時,印度不可能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 當前中美俄三角關係的形成及若干特質2020-03-04
鄭羽(Zheng Yu) 同濟大學全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由奧巴馬到特朗普,美國的對華政策完成了從以遏製為主,保留有限合作,向具有濃郁冷戰色彩的全方位遏制的過渡,完成了三角關係中以美俄矛盾為主向美中矛盾為主的過渡。
- 加強國際合作 共同應對疫情2020-03-03
何亞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長
由於全球化和互聯互通使得風險的傳播難以控制,世界非傳統安全挑戰如今看來要遠大於傳統的戰爭和軍事衝突,而面對疫情施虐,大國合作和周邊合作尤其重要。
- 對2020年慕尼黑安全會議的印象2020-02-24
傅瑩(Fu Ying)
第56屆慕尼黑安全會議於2020年2月14至15日舉行,吸引了32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77位內閣級部長出席,參會的政、軍、學、商界人士逾千人。我作為慕安會的顧問理事會成員應邀出席,有幾點印象和體會與大家分享。
- 美國大選年對中國的挑戰2020-02-15
何亞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長
美國大選年,全球治理將面臨更大考驗,中美在氣候變化、WTO改革、維護全球核不擴散體系、處理不斷升溫的地區熱點問題等諸多方面都將面臨一系列合作還是分道揚鑣的艱難抉擇。
- 世界大變局下的大國關係新特點2020-02-13
吳正龍(Wu Zhenglo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當今,大國立場的變化和攻防角色的轉換幅度之大之快是前所未有的,這種複雜局面超過近代史上任何一個階段,其蘊藏的潛在機遇也是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
- 2019年朝核問題與中美朝三邊關係演變2020-02-07
崔立如(Cui Liru)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前院長
張宸榕(Zhang Chenrong) 太和智庫助理研究員
2019年美朝對話與中朝關係呈現出兩種不同的發展態勢,朝核問題的發展走向對中美關係的意涵也變得更加微妙。
- 中國與美國:合作?競爭?對抗?2020-02-05
張沱生(Zhang Tuosheng) 國觀智庫首席研究員,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當前中美之間的競爭與摩擦明顯上升,且範圍廣闊,不僅涉及地位、權利,而且涉及制度、規則與利益。隨着競爭加劇,衝突與對抗風險也不斷上升。但中美競爭與冷戰期時期的美蘇仍有很大不同。
- 21世紀國際格局不是中美「新兩極」2020-01-22
陶文釗(Tao Wenzhao)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21世紀的國際格局不再是重複權力在兩個國家間轉移的舊模式,因此應跳出這種「權力轉移」的舊思維來觀察中美關係。
- 特朗普的伊朗險兆事件2020-01-21
伊麗莎白·德魯(Elizabeth Drew) 居住在華盛頓的記者、作家
利用無人機襲擊殺死蘇萊曼尼不僅將美伊兩國推向戰爭邊緣,也讓所有人看到特朗普任內美國外交決策的雜亂無章。大多數美國人認為這一事件令美國變得更不安全,而特朗普團隊表現出的無能說明,人們的看法也許是對的。
- 再談對中美關係不必太悲觀2020-01-16
陶文釗(Tao Wenzhao)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對中美關係的評估和展望要看到更多因素。雖然大選對中美關係可能又會產生負面影響,但對2020年的中美關係也不必太過悲觀。
- 美俄關係中的特朗普邏輯2020-01-16
鄭羽(Zheng Yu) 同濟大學全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特朗普的對俄政策看似雲山霧罩,然而仔細辨析,其內在邏輯不難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