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為事件凸顯中美長線博弈風險2019-01-04
田飛龍(Tian Feilong)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
面對貿易戰背景下「司法政治化」帶來的泛政治風險,孤立的企業合規與維權顯然是不夠的,必須有國家層面的海外利益保護體系加以支撐。
- 邁向後美元時代2018-12-20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Difference Group創始人
華盛頓惹爭議的制裁和關稅上調,加上美聯儲的利率正常化操作,這些使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面臨風險。與此同時,人民幣國際化正在對互補性的全球化產生推力。
- 針對華為的戰爭2018-12-18
傑佛瑞·D·薩克斯(Jeffrey D. Sachs)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華為首席賬務官孟晚舟的被捕,是特朗普政府在對華衝突不斷加劇過程中的危險舉動。
- 中美需要抓住90天談判機遇2018-12-18
趙明昊(Zhao Minghao)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國論壇特約專家
孟晚舟事件揭示了下階段美中貿易談判面臨的諸多挑戰。華盛頓應當注意到,這一事件已經激起中國國內新的反美情緒,這只會增加中國政府在談判中做出妥協的難度。
- 貿易戰:中美東南亞競爭的新面孔2018-12-14
盧西奧·布蘭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賓亞太協進會研究員
東南亞正在尋找新的途徑將中美貿易戰轉化為機遇。
- 美中貿易爭端的互惠解決方案2018-12-13
魏尚進(Shang-Jin Wei)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金融和經濟學教授
中國需要減少市場壁壘,美國同樣也應減少市場壁壘。
- 阿根廷會晤後中美關係的未來走向2018-12-13
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學教授
雖然90天的「布宜諾斯艾利斯休戰」為中美貿易戰談判贏得了時間,但它並沒有解決中美關係的實際問題。中美關係不應屈服於無謂的歇斯底里,而應走向「合作競爭」。
- 孟晚舟被捕對科技產業意味着什麼?2018-12-13
本•雷諾茲(Ben Reynolds) 紐約作家及外交政策分析師
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的被捕對於中美貿易戰不啻又一記重擊。它引發了兩個重要問題。首先,華為首席財務官的被捕將給華為和其他科技公司造成哪些直接後果?第二,它將給美中貿易和技術競爭帶來哪些更深遠的影響?
- G20十年來因中國而充滿活力2018-12-13
劉軍紅(Liu Junho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
今年的G20峰會是在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思潮背景下召開,如何貫徹過去十年的包容、可持續發展精神為全球所關注。
- 貿易戰暫停,談判會成功嗎?2018-12-12
徐賽蘭(Sara Hsu) 「中國崛起資本預測」CEO
就像以前的談判嘗試一樣,接下來90天的談判很可能會失敗。
- G20習特會塑造中美互動模式新基調2018-12-11
李崢(Li Zhe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G20習特會最主要的啟示在於兩國應本着相互尊重、促成合作的方式展開互動。
- 美中貿易戰:休戰說明誰佔上風2018-12-11
吉密歐(Jamil Anderlini) 英國《金融時報》亞洲版總編
北京同意做出許多讓步,而特朗普只是放棄了非常少的東西。
- 美中貿易摩擦中的「阿根廷暫停」2018-12-11
沈大偉(David Shambaugh) 喬治·華盛頓大學艾略特國際事務學院席格爾亞洲研究中心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教授,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傑出客座研究員
對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近期在阿根廷舉行的晚宴會見,全球都抱有一定的期待,而這種期待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回報,雙方同意在一場日益升級的關稅大戰中實行暫時的關稅凍結。雖然這一協議給局勢帶來了暫時的緩和,中美兩國關係中更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依然如故。
- 華盛頓和北京能否將臨時休戰變為持久和平?2018-12-10
裴敏欣(Minxin Pei) 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教授
雖然短暫休戰,但北京和華盛頓還是會迎來關鍵的時刻。
- 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世界影響2018-12-06
俞邃(Yu Sui) 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
中國改革開放40年成就斐然,但如何評估由此產生的世界影響則需要冷靜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