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墨加協定會成國際貿易規則新範式嗎?2018-11-08
張茉楠(Zhang Monan)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
美墨加協定是北美經濟一體化的倒退。當下,世界亟需構建新型國際經貿合作秩序,避免只對本國有利的極限施壓。
美國應與中國合作援助非洲2018-11-07
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報高級記者
希望美國放棄對抗意識,跟中國優勢互補,在非洲大陸進行某種程度的合作。
特朗普如何在幫助中國2018-11-06
余永定(Yu Yongding) 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前會長
雖然特朗普總統可能認為他對中國的襲擊讓中國受到了傷害,但事實的確是美國與中國進行貿易所付出的任何代價都遠不及它所得到的好處。
「極地絲綢之路」 中國開啟破冰之旅2018-11-06
米婭·貝內特(Mia Bennett) 香港大學助理教授
雖然外界大部分關注都聚焦於中國努力在陸路開展經濟攻勢上,但觀察人士或許錯過了該國沿「極地絲綢之路」一路向北的經濟擴張。
美國的對華政策弄巧成拙2018-11-05
沈聯濤(Andrew Sheng) 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肖耿(Xiao Geng)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金融研究院政策與實踐研究所所長
中美必須改變不斷升級的緊張局勢,以免給其他國家造成傷害。
中菲海上油氣聯合勘探和開發合作可期2018-10-30
羅亮(Luo Liang) 中國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中菲在南海的共同開發一直被寄予厚望,也符合兩國最佳利益。中菲關係健康穩步發展有力助推了海上油氣聯合勘探和開發合作的進程。
自我管控是中美關係最緊迫的挑戰2018-10-29
陳永龍(Chen Yonglo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美國研究中心主任
為了中美關係的發展不偏移正確方向,雙方需要真誠、平等對話,管控尤其是自我管控應成為刻不容緩的對話議題。
- 從日美貿易摩擦看中美貿易發展趨勢2018-10-26
鍾焰(Zhong Yan) 中信改革發展研究院戰略與國際學部資深研究員
日美貿易摩擦進程為中美貿易的發展趨勢提供了一些方向性啟示。
儘管有貿易戰,但美國未將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2018-10-25
蘇拉布·古普塔(Sourabh Gupta) 美國中美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唐納德·特朗普發起了多邊貿易戰,可能沒有比現在給中國貼上「貨幣操縱國」標籤並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額外關稅更好的時機了。所幸這一切並沒有發生,在很大程度上,這要歸功於財長姆努欽和他的財政部班子。
區塊鏈與氣候變化:中美能源合作新前沿2018-10-24
羅傑·勞弗(Roger Raufer)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南京校區能源、資源與環境教授
尼古拉斯·曼泰(Nicholas Manthey)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南京校區二年級研究生
安娜麗絲·蓋根海默(Anneliese Gegenheimer)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華盛頓校區二年級研究生
雖然圍繞區塊鏈及相關能耗問題存在諸多顧慮,但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已經發現這一新興技術蘊藏環境友好可能性。
- 淺議中美貿易摩擦背後的中美競爭戰略2018-10-19
鍾焰(Zhong Yan) 中信改革發展研究院戰略與國際學部資深研究員
為確保美國對華競爭戰略的成功,美國將超越美中雙邊範圍以及貿易摩擦領域,在全球性國際經濟組織和更廣泛的經貿科技文化領域開展與中國的較量。
- 「一帶一路」五周年面臨五大挑戰2018-10-19
盧西奧·布蘭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賓亞太協進會研究員
隨着「一帶一路」倡議問世五周年,這項廣泛的倡議可能發現自己正面臨五個特殊的挑戰。
USMCA對加中關係意味着什麼2018-10-18
休·斯蒂芬斯(Hugh Stephens) 加拿大亞太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9月30日達成的「美墨加協定」(USMCA)存在一些隱藏的意外,包括「32.10條款」,即美國要求添加的「非市場條款」。休·斯蒂芬斯認為這一條款是惡劣的、前所未有的,並很可能在美國將來與其他貿易夥伴的談判中反覆出現。
腐敗與新絲綢之路2018-10-18
凱梅爾•托克托姆舍夫(Kemel Toktomushev) 中亞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研究院研究員
正如凱梅爾·托克托姆舍夫所探討的,在歐亞大陸實施「一帶一路」倡議項目的同時,中國領導人必須解決的問題之一是推動良好的治理,打擊腐敗現象。
「一帶一路」無意製造「債務陷阱」2018-10-17
趙明昊(Zhao Minghao)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國論壇特約專家
中國推動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無意製造「債務陷阱」,隨意給中國貼標籤的做法有欠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