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疫情大衝擊下的中美關係重構2020-04-07
張茉楠(Zhang Monan)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
疫情之下,中美採取了完全不同的抗疫模式,也展現了不同的政府能力。新冠疫情將導致政治和經濟力量的深刻轉變,這些轉變會在不久的將來逐步顯現。
迎接2021年東京奧運會2020-04-07
比爾·埃莫特(Bill Emmott) 前《經濟學人》主編
通過主動推遲舉辦奧運會,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為世界樹立了榜樣。推遲舉辦奧運會傳遞了當下團結一心的訊息,也給未來帶來希望。這不僅是正確選擇,也符合日本的自身利益。
COVID-19造成的經濟衝擊波及全球2020-04-03
克里斯托弗·A·麥克納利(Christopher A. McNally) 美國檀香山查明納德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
新冠大流行也許會在可預見的未來引發經濟災難。這要求全球政策制定者通力合作,在為時未晚之前阻止危機。
全球供應鏈何去何從?2020-03-27
何亞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長
為保證世界經濟安全,如何鞏固和調校全球供應鏈,使之適應公共衛生等新非傳統安全挑戰,是中國作為全球製造業龍頭需要認真研究考慮的大問題。
戰勝COVID-19和經濟疫病2020-03-27
魏尚進(Shang-Jin Wei)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金融和經濟學教授
COVID-19疫情可能給世界帶來災難,但這場危機也為各國政府提供了實行政策改革的難得機遇,不僅應對短期公共衛生挑戰,而且提升全球經濟的長期增長潛力。
錯誤的危機類比2020-03-23
斯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 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
2008年危機期間,美聯儲採取前所未有的行動,既恰當又果斷地應對了震蕩的主要源由——對金融系統的毀滅性打擊。但在COVID-19危機中,美聯儲無法扮演同樣的角色。
不能因噎廢食2020-03-17
周小明(Zhou Xiaoming) 前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代表團副代表
拆除花費數年乃至數十年建立起來的供應鏈昂貴且耗時,維持供應鏈才是更加有益的做法。
冠狀病毒加速金融危機2020-03-16
詹姆斯·H·諾爾特(James H. Nolt) 紐約大學客座教授
新冠肺炎不僅對全球經濟,對唐納德·特朗普的連任和整個中美關係來說都是不祥之兆。
- 新冠疫情衝擊中美貿易協議2020-03-12
宿景祥(Su Jingxia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榮休研究員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給本就充滿不確定性的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增加了新的未知因素。
提振中國經濟:如何打贏抗疫之戰2020-03-06
陳東曉(Chen Dongxiao)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
2020年春節前夕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成千上萬患者及其家人帶來了巨大痛苦,也讓無數本應與親朋好友共度佳節的勇敢的中國公民捲入一場前所未有的抗疫鬥爭。
- 疫情考驗全球供應鏈2020-03-03
張茉楠(Zhang Monan)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
疫情無國界,需要全球協力來保障供應鏈安全。可惜如今貿易摩擦依然不斷,加之有的國家更願採取單邊行動,大大制約了這種合作精神。
中國會信守貿易協定承諾么?2020-03-02
周小明(Zhou Xiaoming) 前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代表團副代表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帶來複雜的經濟下行壓力,中國會否信守貿易承諾並非意願問題,而是能力問題。
當中國打噴嚏2020-02-28
斯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 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
SARS時期的V型復蘇軌跡將很難複製。在投資泡沫泛起的這些日子裡,中國打噴嚏對長期自滿的金融市場來說也許格外令人不安。
世貿組織改革:中國的願望清單2020-02-25
周小明(Zhou Xiaoming) 前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代表團副代表
中國可以接受與其經濟改革開放議程相符的建議,但不可能接受有損中國成功經濟模式核心內容的規則改變。
新型肺炎疫情與全球供應鏈2020-02-25
本•雷諾茲(Ben Reynolds) 紐約作家及外交政策分析師
新型肺炎疫情除了造成巨大人員傷亡,其帶來的中國製造業停擺還很可能對經濟產生嚴重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