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啟冷戰或將成為美國戰後最大戰略失誤2020-10-02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
如果華盛頓有人執意把中國視為一個「敵人」,那註定會收穫一個前所未有的敵手。重啟冷戰將成為二戰以來美國最大的戰略失誤,並會使美國民眾和國際社會付出沉重代價。
- 展望下個十年的中美科技關係2020-01-10
李崢(Li Zhe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目前不能確定十年後的中美科技關係是否會進入全面脫鉤狀態。中美科技競爭不僅是兩國之間的競爭,也將給全球帶來巨大影響。
- 烏克蘭戰爭的新老教訓2024-06-27
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學教授
普京成功向俄羅斯人民推銷他的消耗戰,稱其為一場反對西方的「偉大衛國」鬥爭。但是,他放出的戰爭之犬仍有可能反咬。
- 歐盟對中國電車加稅的全球影響2024-06-26
魏尚進(Shang-Jin Wei)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金融和經濟學教授
此次新關稅肯定會損害中國電車製造商的發展前景,無論是在利潤還是就業方面,但這對歐洲和美國家庭來說也是不利的,因為這將提高價格(國內生產商的競爭壓力減輕),推遲高污染傳統汽車的轉型
- 王緝思專訪:只有摒棄零和博弈的競爭思維才會有更好的前途2025-01-04
王緝思(Wang Jisi)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國際戰略研究院創始院長
2025年新年伊始,中美聚焦採訪了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國際戰略研究院創始院長王緝思,展望中美關係未來四年發展的多種局面。
王緝思教授認為,未來四年的中美關係發展,悲觀之處,主要是兩國的主流社會輿論、敘事框架仍將對方視為主要的外部經濟和安全威脅;不悲觀之處,在於政策是由兩國領導人和政府高層決定的,事在人為,如果兩國領導人在未來加強溝通,尋求利益的交匯點,形成更多戰略共識,情況未必越來越差。只有摒棄零和博弈的競爭思維,中美關係才會有更好的前途。
王緝思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為美國外交、中美關係、亞太安全。2005年和2012年美國《外交政策》將其評為全球百大思想者。
- 特朗普2.0的決策風格與中美關係2025-01-07
孫成昊(Sun Chenghao)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特朗普的再度當選為中美關係帶來新挑戰,但也為兩國新一輪接觸提供新思路和新機會,關鍵在於雙方如何應對未來四年可能出現的變化和風險。
- 《中美科技合作協定》續簽2024-12-26
陶文釗(Tao Wenzhao)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在美國兩屆政府交接過渡的時候,中美兩國就續簽協定達成一致,這對中美關係平穩、健康和可持續的發展是一件好事。
- 特朗普第二任期「印太戰略」的可能走向2024-12-25
陳積敏(Chen Jimin) 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和平與發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特朗普第二任期「印太戰略」將大體繼承拜登政府政策體系,但在政策協同、盟伴關係方面可能出現新的變化。
- 中美關係面臨三大難題2024-11-26
陳積敏(Chen Jimin) 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和平與發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當前中美關係面臨戰略定位、核心利益界定和信任建設三大難題,它們與兩國實力對比日益接近、社會制度與價值體系迥異等因素密切相關。
- 中國是台灣問題「國際化」趨勢的終結者2024-10-11
周文星(ZHOU Wenxing)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
當前,台海形勢日益複雜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於台灣問題的「國際化」趨勢。人們不禁要問:台灣問題是我國內政事務,怎麼會出現「國際化」的不利局面?可以說,釐清台灣問題「國際化」的源頭、現狀與趨勢,有助於理解台灣問題盤根錯節、延宕至今的個中緣由。
- 戰略不確定性:中國、特朗普與四方安全對話的暗淡前景2024-10-11
理乍得·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賓理工大學地緣政治學教席主持
拜登總統最近接見了四方安全對話的領導人,慶祝他們之間的合作,同時對日益緊張的對華關係表示擔憂。印度採取了旨在對抗中國影響力的舉措,但其日益強硬的態度可能導致該國與四方安全對話保持距離。在不斷變化的地緣政治形勢下,這可能給聯盟的未來帶來不確定性。
- 「四方安全對話」的進展與限度2024-10-01
李岩(Li Ya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長
「四方安全對話」未來繼續沿着機制化建設的方向推進,將是大概率事件。不斷面臨利益差異和立場分野的干擾,將是「同盟」管理的結構性難題。
- 美國政治保守主義將向何處去?2024-09-04
張文宗(Zhang Wenzo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美國研究所副所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陶文釗的兩卷本新著《新政以來美國政治保守主義的演變》,對羅斯福新政以來美國政治保守主義的形成、變化、特徵及影響進行了全景式的梳理和分析,是中國學術界關於美國政治研究的一部力作。
- 人工智能與國家安全2024-08-08
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學教授
人工智能具有巨大潛力,可以向善,也可以作惡。人工智能的風險正日益增長,值得更多關注。
- 《北京宣言》的劃時代意義2024-08-07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
7月23日,巴勒斯坦14個派系的代表在北京簽署了《關於結束分裂加強巴勒斯坦民族團結的北京宣言》(簡稱《北京宣言》)。如果說一些西方媒體對於2023年中國成功斡旋沙特-伊朗和解心存疑慮和觀望的話,《北京宣言》再一次有力地證明:中國已經成為中東舞台上一個不容忽視的角色。筆者認為,無論是從應對加沙危機,還是從地區和平和中國中東外交的角度來看,《北京宣言》的意義都不應當被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