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的真相2018-05-10
史劍道(Derek Scissors) 美國企業研究所常駐學者
中國政府不會讓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其原因也許會讓政策制定者和主流經濟學家感到意外。
中國出台4000億減稅降費措施刺激經濟增長2018-04-25
路晨(Lu Chen) 聯合國紐約總部顧問
中國決意在過往稅制改革成功的基礎上推出進一步減稅降費措施。為「激活市場、促進人民創造力」,這些措施預計將於今年5月1日開始實施。這些減稅降費措施旨在促進經濟增長,同時也是對與美國近期日益加深的貿易緊張關係的一種回應。
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的五個特點2018-03-22
鍾偉(Zhong Wei)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維持了穩中求進的政策連續性,更注重經濟政策中長期的可持續性,更注重讓普羅大眾共享經濟增長。
實質與信號:為中國增長轉型預留空間2018-03-21
柯安德(Andrew Cainey)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副研究員
通常,對於中國的分析都會低估中國領導人對面臨挑戰的了解程度,因此無法在準確的語境中分析中國的各項聲明。李克強總理在全國人大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就再次透露出了這樣一個跡象,即中國領導層實際上深知中國面臨的各種問題,他們給自己預留了空間來應對這些挑戰,並穩步在改革實質上取得進步。
中國面臨蒙代爾-弗萊明三難選擇2018-03-06
余永定(Yu Yongding) 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前會長
經過多年對人民幣匯率的干預,中國人民銀行如今面臨讓匯率自由浮動的壓力。但在放鬆匯率管制和維持貨幣穩定之間取得適度平衡並非易事。
中國的現代化雄心2018-03-05
姚洋(Yao Yang)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
現代化是一個全面的進程,最終會讓中國擁有當今發達民主國家具有的機遇、個人享受和公共服務。然而完成這一進程並不容易。
謹防中國農村成為燙手山芋2018-03-02
秦曉鷹(Qin Xiaoying) 中國國際戰略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中國農村的現狀能否止劣向優,止亂趨穩,已經成為中國下一步改革能否成功,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能否實現歷史性轉型的關鍵之一。
中國利用北極例外推動地緣政治利益2018-02-28
馬爾特·亨普特(Malte Humpert) 北極研究所創辦人、高級研究員
對於中國來說,北極代表着地緣經濟的一張白紙,且處在美國勢力範圍之外。如今,北極有望為未來獲得巨大經濟和地緣政治回報打下基礎。
2018:講好中國故事的關鍵時刻2018-02-07
洪源遠(Yuen Yuen Ang)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政治學教授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黨的領導人如何講述中國過去40年來的轉型故事,將塑造未來中國國內國外的政策措施。
中國的經濟統計數據可靠嗎?2018-01-30
劉遵義(Lawrence Lau)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教授
儘管中國的經濟統計數據遠不完善,但目前仍是人們所能得到的最可靠數據。沒有證據證明中國國家統計局有意或者系統性地注水造假。
中國的結構性債務問題需結構性化解2018-01-30
張茉楠(Zhang Monan)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所首席研究員
中國債務問題需要放在中國經濟結構和制度性成因的大視角中去考察,更需要全新的解決思路。
中國數字經濟面臨的挑戰2018-01-08
沈聯濤(Andrew Sheng) 香港大學亞洲國際經濟研究院傑出研究員
肖耿(Xiao Geng) 香港國際金融學會會長
中國佔據全球42%的電子商務,擁有全世界1/3最成功的新興科技企業,每年的移動支付規模是美國的11倍。不過,種種挑戰也隨之而來。
- 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點何在?2018-01-05
鍾偉(Zhong Wei)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不久前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2018年宏觀政策的重點,以靈活有度的姿態打消了人們對中國政策超調的憂慮。
中國的雙軌制外國商業政策——全球化與貿易保護主義的共存2017-12-26
趙天一(Amy Zhao) 紐約大學紐約校區華盛頓廣場在讀碩士研究生
中國的外國商業政策實施的是雙軌制戰略:在擁抱全球化的同時,加強貿易保護主義。這對於中國在一個競爭較弱的環境中發展特定行業優勢來說至關重要,尤其是那些在西方國家已經發展成熟的行業。
勾勒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輪廓2017-12-15
鍾偉(Zhong Wei)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從當下和未來中國夢的願景來說,將中國社會經濟的轉型稱為「中國奇蹟」並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