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中國經濟穩中有變2018-08-22
鍾偉(Zhong Wei)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2018年全球經濟分化加劇,中國經濟亦穩中有變,但中國的宏觀調控仍將遵循「三調」「六穩」。
- 「不可能三角」下的中國宏觀政策調整2018-08-20
張茉楠(Zhang Monan)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
提升經濟增長潛力不僅需要短期政策調整,更需要改革與開放。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趨勢不但不會逆轉,擴大開放政策的內涵和層次還會有新變化。
- 美國對中國債務危機的危險誤判2018-08-20
齊思源(Vasilis Trigkas) 清華大學「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訪問學者
美國針對中國採取的貿易措施有可能引發中國債務危機進而迫使中共在商業上早早投降的戰略觀,是出自對中國經濟基本面的嚴重誤判。這種誤判可能加劇並延長原本有限的貿易戰,給中美關係和全球經濟秩序帶來災難性後果。
- 中國債務泡沫快要破裂了嗎?2018-08-06
詹姆斯·H·諾爾特(James H. Nolt) 紐約大學客座教授
中國看來下定決心要避免嚴重的金融危機,但其結果卻是信貸繼續以不可持續的速度擴張。詹姆斯·諾爾特認為,一場清算最後總會到來。
- 西方對中國創新的錯覺2018-08-01
張軍(Zhang Jun)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在西方,許多經濟學家和觀察人士把中國描繪成全球技術強國的可怕競爭對手。張軍認為,這與事實嚴重不符。
- 國際觀察人士低估了中國債券市場2018-07-13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Difference Group創始人
批評苛責是活躍的國際媒體的典型做法,但在金融問題上抱有偏見卻可能傷害全球投資者,中國債券市場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國債券市場不僅呈爆炸式增長,而且已經變得多樣化,為中外投資者提供了廣泛的投資選擇。
- 中國禁止洋垃圾進口:警鐘為誰而鳴?2018-06-25
郭晨(Guo Chen) 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研究員
中國禁止進口洋垃圾的決定暴露了全球廢物管理體系的深層結構性缺陷,以及其中的相互依賴關係。西方長期以來把中國作為垃圾最終目的地,如今卻在竭力適應自己製造的廢物。而中國則拚命在「低端人口」危機中尋求勞動力,以便有效分揀和處理垃圾。
- 中國經濟獨特性的衰落與重振2018-06-01
迪尼•麥克馬洪(Dinny McMahon) 芝加哥大學保爾森基金會旗下智庫MacroPolo研究員
本世紀理當是中國世紀,這是中國歷經40年的艱難改革與犧牲取得來之不易繁榮的結果。它仍有可能實現,但結局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新一代領導人能否讓中國經濟的獨特性再現魔力。
- 人民幣的真相2018-05-10
史劍道(Derek Scissors) 美國企業研究所常駐學者
中國政府不會讓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其原因也許會讓政策制定者和主流經濟學家感到意外。
- 中國出台4000億減稅降費措施刺激經濟增長2018-04-25
路晨(Lu Chen) 聯合國紐約總部顧問
中國決意在過往稅制改革成功的基礎上推出進一步減稅降費措施。為「激活市場、促進人民創造力」,這些措施預計將於今年5月1日開始實施。這些減稅降費措施旨在促進經濟增長,同時也是對與美國近期日益加深的貿易緊張關係的一種回應。
- 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的五個特點2018-03-22
鍾偉(Zhong Wei)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維持了穩中求進的政策連續性,更注重經濟政策中長期的可持續性,更注重讓普羅大眾共享經濟增長。
- 實質與信號:為中國增長轉型預留空間2018-03-21
柯安德(Andrew Cainey)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副研究員
通常,對於中國的分析都會低估中國領導人對面臨挑戰的了解程度,因此無法在準確的語境中分析中國的各項聲明。李克強總理在全國人大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就再次透露出了這樣一個跡象,即中國領導層實際上深知中國面臨的各種問題,他們給自己預留了空間來應對這些挑戰,並穩步在改革實質上取得進步。
- 中國面臨蒙代爾-弗萊明三難選擇2018-03-06
余永定(Yu Yongding) 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前會長
經過多年對人民幣匯率的干預,中國人民銀行如今面臨讓匯率自由浮動的壓力。但在放鬆匯率管制和維持貨幣穩定之間取得適度平衡並非易事。
- 中國的現代化雄心2018-03-05
姚洋(Yao Yang)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
現代化是一個全面的進程,最終會讓中國擁有當今發達民主國家具有的機遇、個人享受和公共服務。然而完成這一進程並不容易。
- 謹防中國農村成為燙手山芋2018-03-02
秦曉鷹(Qin Xiaoying) 中國國際戰略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中國農村的現狀能否止劣向優,止亂趨穩,已經成為中國下一步改革能否成功,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能否實現歷史性轉型的關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