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信用體系:奧威爾式未來抑或是經濟訣竅?2017-12-06
凱梅爾•托克托姆舍夫(Kemel Toktomushev) 中亞大學研究員
中國政府希望建立「誠信文化」,通過設立社會信用體系提高「全社會的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然而,這套系統或許演變為一個大規模的政治工具,以確保公民、私企、公職人員和國家機構遵守規則。
我們可以從中國長期國家規劃中學到什麼?2017-12-05
趙嘉瑜(Zhao Jiayu) 紐約大學國際政治與國際商務在讀研究生
對一個謀求促進自身發展的國家來說,無論實行哪種經濟體制,制定一個成功的長期發展規劃都是關鍵。受益於長期規劃,中國正逐漸成為一個世界強國。相比之下,尼日利亞雖然也有制定國家規劃的漫長歷史,但它並未設置可以實現的目標。這意味着雖然與中國一樣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尼日利亞卻無法走出不發達泥潭。與最大的經濟夥伴中國相比,美國也受困於缺少長期發展目標,在社會福利與稅制改革方面缺少政策連續性。
中國摒棄設定經濟增長指標2017-11-29
本•雷諾茲(Ben Reynolds) 紐約作家及外交政策分析師
在中共十九大上,習近平摒棄了長久以來設定GDP年度增長目標的傳統做法。這一轉變反映出中國意識到改變過去30年單純追求超高速經濟增長的必要性。這一政策轉型也許同時表明,中共高層想最大限度地削弱地方官員激勵機制。在這一不當機制下,地方官員扭曲經濟數據,上馬無用發展項目,以此誇大經濟的增長。
中共十九大透露出前所未有的信心2017-11-13
丁一凡(Ding Yifan)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在全球經濟萎靡不振的情況下,中國經濟的韌性再次表現了出來。
中國越強大 世界越受益2017-11-08
胡鞍鋼(Hu Angang)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
中國進入強國時代,進入世界舞台中心。中國好,世界更好;中國強大,世界受益。
中國國企改革的基本指向2017-08-04
秦曉鷹(Qin Xiaoying) 中國國際戰略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中國國企改革的三個時期告訴人們,近40年的改革之路,特別是這5年的強力推進,核心就是如何使中國的國有企業與市場經濟實現真正對接,這是基本的政策指向,完全不存在市場經濟改革的倒退。
緣何中國經濟出現穩中向好態勢?2017-08-04
牛犁(Niu Li) 中國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
2017年以來,在外貿出口明顯好於預期、工業企業補庫存以及房地產市場依然火熱等因素帶動下,中國經濟出現了企穩回升態勢。但是,融資難融資貴再次抬頭、民營投資乏力、補……
中國需要西方投資,更需要改革2017-08-03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在北京經濟上似乎向內轉,強調國家控制,並懲罰外國投資者的時候,美國企業應該站出來,指明吸引外來投資具有顯而易見的經濟好處。美國及其他國家的企業可以創造難得的就業機會,僱用中國的工人,這些人期待更好的生活,同時也會抗議期望的落空。
解密中國的經濟彈性2017-07-31
斯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 耶魯大學教員
長久以來,悲觀主義者一直不斷重複老錯誤,用看待本國經濟的方式看待中國經濟,把主要發達國家受到危機重創的結果強加給中國。這種做法過去是錯誤的,現在依舊是錯誤的。
中國應當去槓桿化么?2017-07-07
余永定(Yu Yongding) 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前會長
近期,穆迪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後,中國日益嚴峻的債務問題備受矚目。無疑,中國的債務水平,尤其是企業債務水平,是一個重大問題,必須得到控制。但中國更迫切需要將經濟增長率大體維持在潛在水平,並防止經濟再次滑入「債務-通縮」陷阱。
中國的貨幣難題2017-06-09
張軍(Zhang Jun)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
中國政府會繼續努力加強金融監管,但僅靠加強監管並不能解決中國的貨幣難題,從長遠看更不能保護中國經濟避開金融危機。為此,中國政府必須確定並鼓勵那些能夠支持實體經濟活動的金融創新。
中國珠三角前程似錦2017-06-06
沈聯濤(Andrew Sheng) 香港大學亞洲國際經濟研究院傑出研究員
肖耿(Xiao Geng) 香港國際金融學會會長
中國政府擬大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合作。這一人口達6800萬、GDP達1.3萬億的充滿活力的城市群是中國的南方經濟支柱。中國政策制定者已意識到城市群對於促進經濟增長、緩解快速城市化壓力的價值,但他們同時必須減少其帶來的風險。
重新思考未來中國2017-05-31
斯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 耶魯大學教員
和七年前首次在耶魯開設「未來中國」課程時相比,羅奇認為如今的中國正變得更加關注外界,更加獨斷,更加以權力為中心。同時,中國看起來不再那麼致力於推動以私人消費和重組國企為重點的市場化改革議程。這是否會改變中國再平衡的最終結局目前仍難判斷。
站在新周期起點的中國經濟不再悲觀2017-05-02
鍾偉(Zhong Wei)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當下的中國經濟仍然瀰漫著悲觀氣氛,但一系列證據表明,中國經濟似乎正在經歷長周期的拐點,經濟增長新周期的起點逐步確立,雖然中國這個拐點的普遍確認仍需假以時日。
美國與中國的未來產業創新之爭2017-03-10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Difference Group創始人
到2020年,美國與中國的創新競爭將加速。諷刺的是,特朗普的白宮選擇了窮國產業政策,而中國卻擁抱了富國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