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國際觀察人士低估了中國債券市場

2018-07-13

人們應該相信炒作嗎,比如中國債券市場將“經歷一段困難時期”(加拿大廣播公司),將“經受違約增多的考驗”(彭博社),未來也許會出現“更多的違約”(華爾街日報)?雖然中國多頭們也許會指責這種報道過於悲觀,但其實它還存在着一個更實質性的問題。

從根本上說,這類報道總是傾向於對大型新興經濟體的金融期貨做出評估。這些經濟體的增長速度相對較快,生活水平較低,但對它們卻採取了與經濟長期停滯而生活水平較高的發達經濟體同樣的評估標準。其結果就是,這類報道系統性低估了新興市場的金融期貨,同時給予發達經濟體的金融期貨過高的估值。在金融能力隨經濟實力轉向新興經濟體的歷史性轉折時刻,這對投資者是一種誤導。

中國債券市場就是最好的例子。

外資參與度低正是投資的機會

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債券市場持有的份額不高,但這並沒有被看成是難得的一次性機會,反而經常被描繪成大的累贅,理由是公司債券違約數量增加,人民幣對美元走弱,或是債券項目存在妨礙外國投資的技術性問題。

真實情況是,中國不僅是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擁有世界第三大債券市場,2017年年底價值約達12萬億美元。目前,外國投資者僅占這一市場的1.6%。但它不是麻煩,而是投資機會。

其理由就在於,自從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中國債券市場的年均增長率接近40%。正如中國的工業化於20世紀末起步,並在21世紀初開始加速一樣,中國金融領域也如影隨形,只不過存在一個滯後期罷了。

在西方眼裡,這似乎是貽誤時機,但還是讓我們結合實際情況來看這個問題吧。在美國,國債市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資金籌措計劃的內容之一。換句話說,美國獨立之後過了差不多140年才建立起首個債券市場。而在中國,債券市場是在上世紀90年代早期建立的,距中國獨立只有不到40年時間,比美國快了三倍。

歷史的步伐,以及中國債券市場對普通國人和中國政府的體制性重要意義,都應該讓中國債市同樣吸引外國的投資者。因為,經過40年世界史上速度最快的追趕,今天中國的人均收入按購買力計算已經達到1.8萬美元,也就是美國的30%。在美國,為債券市場投資的已經有好幾代人,而中國僅僅只有一代人。

考慮到中國個人富裕程度較低,以及北京所制定的國家增長規劃,中國債券市場會是中國家庭財富和政府福利計劃優先考慮的重點。現在,這個優先考慮的重點同樣可以讓外國投資者受益。

中國即將迎來金融大發展

過去40年里,中國經濟規模幾乎增加了六倍,佔到全球經濟的12%以上。將來這一比例還會繼續上升,其證明就是中國對全球增長的貢獻。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的貢獻率約為30%,是它當前佔全球GDP份額的2.5倍。

與經濟重要性的日益增加相比,中國在全球金融市場的作用直到21世紀初都十分有限。金融改革起步於十年前的試點,之後迅速加快,同時伴隨着人民幣的國際化。與此同時,尤其是全球性金融危機以後,公司債券的發行形成對主權債券的補充。主權債曾經在上一個十年的後期主導債券市場。

中國債券市場不僅呈爆炸式增長,而且已經變得多樣化,為中外投資者提供了廣泛的投資選擇。今天,這一市場廣泛包括了主權、准主權(政策銀行)、次級政府(地方和國企)和公司等多種債券。

中國債券市場的快速發展不會很快出現頹勢。到2020年,中國有可能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債券市場。而且中國債券市場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因為相對於12萬億美元的中國經濟總量來說,債券市場還不到其GDP的100%。這一比率遠遠小於那些主要經濟體,其中美國的比率是接近200%。更何況,中國的人口基數是美國的四倍多。

警告在今天已經不那麼有效

媒體對中國債券市場的警告主要是着眼於短期的力量,因此總是忽視長期的機會,而且它們所反映的實際情況是過時的。

經過2010年代前期人民幣的快速升值,人民幣出現貶值,加上境內利率上調,這一切確實不利於國際上中國債券的收益,特別是2015年人民幣中間價被修正之後。但是,基本面已經有所改變。

首先,人民幣走勢已基本逆轉,並趨於穩定。其次,2018年的境內利率有可能保持在3.5%到4%。第三,人民幣中期前景部分取決於中國即將進行的金融改革,這一改革對政府政策、中產階層和應對人口老齡化至關重要。第四,國際態勢表明,發達經濟體的金融發展極其有限,因為它們長期停滯、人口老齡化,增長和生產力徘徊不前。第五,貿易戰或許不利於全球增長前景,但有可能加速中國的金融改革,使外國投資者更容易進入中國市場。

最後,雖然這些年中國債券市場上的違約和降級個案有所增加,但仍然在政府的掌控之下,特別是當案例涉及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的下屬機構(如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而就在十年之前,這些企業和機構還常常被一些“中國崩潰論”者說成將給中國經濟帶來滅頂之災。

中國政府甚至有可能是利用某些違約案例的“示範效應”,來說明加強預算紀律和市場紀律的必要性。而反腐運動也使監管機構對未來潛在的信用違約事件的控制力得到加強。

隨着媒體看法與投資者現實情況之間的差距加大,許多投資者都選擇忽視媒體唱衰投資機會的報道。正像6月份數據所顯示的,雖然媒體有所謂“人民幣的惶恐”之說,但海外投資者正以創紀錄速度向中國國內債券注入資金。

中國債券市場的國際起點

未來中國債券市場的擴張很可能類似於中國在IMF儲備貨幣籃子(SDR)的角色。目前,人民幣佔SDR的份額為11%,低於美元(42%)和歐元(31%),但高於日元(8%)和英鎊(8%)。

實際上就是,中國的債券市場很可能與SDR的配額不相上下,這意味着外國的投資至少有望增長六倍。勿庸置疑的是,各國中央銀行和主權財富基金是人民幣被納入SDR以後第一批前來投資的機構。

相比之下,私營投資者仍未充分參與,如養老基金、保險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但過去幾年中,它們參與的可能性已經提高了,因為一些備受推崇的全球指數篡編機構已經把中國資產納入其指數空間,其中包括IMF(全球儲備貨幣特別提款權)、MSCI(全球股市指數)和彭博巴克萊(全球債市指數)。

這種歷史轉型的關鍵時刻,譬如中國債券市場即將迎來大爆發,成為全球債券市場的一部分,讓客觀中立的金融觀察人士、投資分析師和國際媒體顯得格外重要。

遺憾的是,這樣的歷史時刻也越來越被西方地緣政治利益所利用,以維持也許不再合理的既得利益。他們極力想淡化、阻礙國際經濟和金融格局的巨大變化,但付出代價的是主要發達經濟體尤其是美國的散戶投資者,甚至投資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