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穩向好積極因素增多 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存在 — 當前中國經濟形勢回顧及未來政策取向分析2017-01-06
牛犁(Niu Li) 中國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
中國經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顯成效,生產端形勢趨於穩定,但一些深層次矛盾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緩解。2017年中共19大和深化改革有可能釋放出更多紅利,中國經濟有望實現6.5%以上的增長。
- 解讀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幾個關鍵提法2017-01-05
徐洪才(Xu Hongcai)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經濟學博士、教授
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中求進」總基調,第一次將「穩中求進」由經濟工作方法提升為治國理政重要原則。
- 中國光棍節及新的消費觀2016-12-16
沈璐(Shen Lu) 美國西北大學在讀研究生
光棍節在中國開始成為情人節的聰明反襯。它定在每年11月11日,看上去像4根棍子,又叫「雙11」。最初只是單身青年的慶祝活動,2009年以後阿里巴巴把它變成一場購物狂歡。今年「雙11」銷售額比美國人的感恩節黑色星期五和網購星期一加起來還多一倍不止,對農村地區的發貨量更是前所未見。但這場破紀錄的購物活動主要是促銷驅動,不應被誤讀為中國經濟擺脫停滯的信號。
- 未來中國經濟要「迎戰」六大難題2016-11-07
徐洪才(Xu Hongcai)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經濟學博士、教授
中國經濟總體呈現回穩向好的積極態勢,但未來仍將面臨美聯儲加息、地方財政收入矛盾加大、民間投資進一步下滑、債券市場違約和銀行壞賬增加等嚴峻挑戰。
- 沒有中國的世界經濟2016-10-27
斯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 耶魯大學教員
在這個危機四伏的世界裡,中國越來越被看成是下一場災難。斯蒂芬·羅奇卻有不同看法。他認為,正如IMF10月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報道所言,如果沒有中國,世界經濟早已陷入衰退。
- 中國的人口宿命2016-09-08
湯姆•沃特金斯(Tom Watkins) 密歇根大學孔子學院顧問
未來15年,中國將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老年人口。到2050年,中國勞動適齡人口將減少2億多。中國人口急劇老齡化將對它的方方面面產生重大影響,但建立滿足需求的社會保障網既昂貴又複雜。
中國需要丹佛這樣的城市2016-09-07
何慕天(Matthew Hartzell) 地理學家,城市規劃學家
應對中國城鎮體系的系統性失衡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但是,隨着服務業和高科技在中國經濟中扮演的角色日益增強,沒有理由認為公司和工作機會不會更均衡地分布於中國的城市網絡,正如它們在美國一樣。
- 供給側有所企穩 需求側明顯走弱2016-08-31
牛犁(Niu Li) 中國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
上半年中國經濟的供給側有所企穩,需求側明顯走弱。在積極的宏觀調控政策有力的托舉下,隨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紅利不斷釋放,今後幾個月中國經濟有望實現平穩運行,有望實現全年預期增長目標,但外貿進出口形勢仍將承壓。
- 如何正確判斷當前中國經濟形勢2016-08-12
易憲容(Yi Xianrong)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中國上半年的房地產繁榮與增長基本上是銀行信貸過度擴張的結果。當社會資金沒有流入實體經濟,而是在全面推高資產價格,以資產價格快速推高來拉動GDP的增長時,這種增長不僅不可持續,而且隨時都可能存在泡沫破滅的風險。
地點、地點、地點,經濟增長取決於你身處何地2016-06-06
馬志昂(Nick Marro)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商業諮詢部經理
葉諶珺(Chenjun Ye)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商業諮詢部研究助理
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再次上了全球新聞頭條,但這次的關注焦點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增速放緩。關於中國如何適應「新常態」已有大量解讀, 儘管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BC)成員企業認為,中國依然是增速快於全球其他地區的優先市場。不過,中國不是鐵板一塊,不同地區增長模式不同,這意味着新模式正在出現。
中國經濟未來將步入階梯式L型增長階段2016-06-02
陳彬(Chen Bin)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研究員
中國經濟在反覆震蕩階段探索新的經濟增長途徑時,須持續克服矛盾與問題。當前的指標是積極的,但當經濟在長期尋求穩定時,其在短期將出現波動並經歷反覆。
- 正確判斷當前中國的經濟增長2016-05-05
易憲容(Yi Xianrong)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雖然中國GDP增長下行的壓力有所放緩,經濟增長有所反彈,但這主要是靠政府基礎設施投入和房地產投機炒拉動,居民的內需狀況卻並不理想。因此,中國經濟仍然是喜中有憂。
- 從一季度金融數據看當前中國經濟喜與憂2016-05-04
付兵濤(Fu Bingtao) 中國農業銀行戰略規劃部研究員
得益於超常規融資增長、政府投資加碼等因素,中國經濟一季度呈現明顯的邊際性改善,而且這種改善可以維持到6月份。經濟回升的代價是貨幣超發、槓桿攀升和結構惡化,因此,這種改善的長期可持續性存疑。
如何看待當前中國經濟2016-03-09
余永定(Yu Yongding) 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前會長
儘管受增速放緩和雙惡性循環的拖累,但由於高儲蓄率及財政狀況相對穩健,中國經濟基本面還不算太糟。如果政府實施適當的組合政策,並成功推動創業創新,經濟就能反彈並重返雖然增速較緩但依然令人振奮的增長軌道。
中國新常態:全球增長不可缺的火車頭2016-03-07
齊思源(Vasilis Trigkas) 清華大學「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訪問學者
中國股市動蕩讓專家以為中國經濟無法實現軟着陸。不過,中國宏觀經濟基本面依然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