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洪源遠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政治學教授

2018:講好中國故事的關鍵時刻

2018-02-07
S2.jpg

在新年賀詞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我們要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改革進行到底。”

雖然聽者可能很快反駁說他的聲明是空話大話,但習近平先生的確是認真的。2018年是一個“重要契機”。1978年12月,以鄧小平為首改的革派領導層作出了開放市場和實行資本主義改革的歷史性決定。

40年後,中國扭轉了一個多世紀的貧窮和衰落,躋身中等收入國家。對世界其他國家來說重要的是,中國經濟崛起恰逢美國從全球領導地位抽身,這為中國填補空白開闢了道路。

值此關鍵時刻,回顧過去40年的歷史的確意義非凡。實際上,習近平一直敦促他的同胞“講好中國故事”。

對中國共產黨而言講故事是嚴肅的事情,正如美國政治的關鍵是“設置框架”。黨如何講述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故事,將塑造未來中國國內國外的政策措施。

在國內,兩個關鍵問題將十分突出。發展的成功主要是因為國家干預還是因為自由市場?中國成功的關鍵是集權還是分權?這個故事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方式來講述。

一個版本可以是中國的繁榮歸因於自由市場。

而另一個版本可以是市場活動只有在國家監督指導下才能蓬勃發展。每個版本都言之有據,它取決於黨選擇的是中國哪個時期、哪個部分。

2013年三中全會期間,習近平在經濟政策上似乎還自相矛盾,既宣稱市場應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又強調國家應繼續在經濟中發揮“領導作用”。

黨的高層幹部已經忙着為40周年敘事進行辯論和籌劃,它將預示習近平今後的國內改革,尤其他是否會履行承諾,進行結構性改革並讓市場成為主導。

在國際舞台上講故事,則意義更加重大。過去幾年,中國的全球角色主要集中於向海外輸出資本和基礎設施,尤其是藉助宏大的“一帶一路”倡議。

然而習近平政府越來越意識到,除了提供資金,中國還應為塑造全球發展理念作貢獻。畢竟,中國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減貧案例,而最有價值的問題就是:中國的經驗對其他發展中國家有什麼教益?

在中國,事實上是在最高權力層內部,對這一問題也在辯論。去年10月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強調了“中國智慧和解決人類問題的中國方案”的價值。

但他沒有具體說明中國“智慧”或“方案”由什麼組成。中國領導人並非有意含糊或隱瞞。首先,中國的發展進程如此複雜多變,任何人甚至高層決策者都難以精確定位中國方案。而且,雖然美國可以自豪地宣稱民主自由是立國之本,但中國顯然無法照搬。它現在還缺少一個獲得公認的美國式民主價值觀替代品。

因此,中國試着用“共同富裕”(一帶一路倡議)和“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杭州G20峰會)等平庸老套的口號作標語。但這些口號過於空洞,尤其對西方觀察家而言,因為它們忽略了一個明顯事實,那就是一黨統治。

在今年剩下的月份里,講好中國故事是中共面臨的巨大挑戰。這需要直面政治特別是政黨在發展中的作用,把一個與美式民主截然不同,但又致力於市場改革的政治體制闡述清楚,並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從以往經歷中獲得的普適經驗。對任何講故事的人和決策者來說,這都是一個艱巨任務,但必須在12月之前完成。

講好這類故事不僅會提升中國在的海外形象,還會在未來幾年塑造中國的全球發展政策和國內改革。

本文原載於《海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