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鍾偉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點何在?

2018-01-05

2017年已經過去,年內發生了許多大事。中國經歷了2012年以來不平凡的五年,中共召開了十九大,確立了中國從現在到2050 年的分階段發展目標。歲末年初,人們對中國新一年的宏觀政策有所疑慮,對貨幣、監管、金融、地產等政策持續疊加與收緊帶來的政策超調產生擔憂。而不久前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2018年宏觀政策的重點,以靈活有度的姿態打消了人們對中國政策超調的憂慮。

筆者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六個重點:

一、會議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這與中共十九大相一致。中國新的發展理念可概括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中國經濟運行從高速增長,換檔為追求發展質量,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儘管新時代的內涵還有待逐漸明朗。

二、會議提出追求高質量發展。增長速度被增長質量所取代,增長被發展所取代。人們傾向於認為,中國將圍繞高質量增長,重新構建發展指標體系、政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和政績評估體系。惟其如此,高質量發展才能從理念變成現實。中國為此已付出了五年的努力,但還遠遠不夠。

三、會議並沒有強調“去槓桿”問題,但仍將有序推進去槓桿。會議之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要使宏觀槓桿率得到有效控制。這種微妙的變化顯示政府並不過於急迫地看待降槓桿之戰。過去五年,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約束剛性大大增強,工業企業盈利能力逐步改善,影子銀行體系和互聯網金融亂象得到整飭。中國經濟尤其是企業的槓桿率在逐步下降,政府有定力逐步化解歷史債務包袱。

四、會議反覆強調貨幣金融必須提升服務於實體經濟的能力。就金融問題,會議提出,要促進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金融和房地產、金融體系內部的良性循環,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範和處置。在美國長期存在的一個有趣爭論是,到底是代表虛擬經濟的華爾街更重要,還是代表實體經濟的主街(main street)更重要?這種爭論在中國並不存在,實體是本,金融是末。會議就貨幣政策的表述是,貨幣政策保持中性,管住貨幣供應總閘門,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因此,2018年中國央行不會縮表,不會容忍流動性明顯異常波動。考慮到2018年中國CPI可能比2017年溫和上升,中國央行很難降息。考慮到美國經濟在2018年將表現良好,以及減稅效應帶來美國海外資本萬億美元迴流,筆者預期人民幣匯率在2018年總體可能會維持略強於美元的格局。

五、會議強調財政政策的重點是優化支出結構。其對財政政策的表述是,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壓縮一般性支出,切實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而2016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財政政策的定調則是,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效,預算安排要適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企業稅費負擔,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兩相比較不難看出,2018年中國財政赤字率大致穩定,不會再明顯擴張,同時財政支出結構上壓縮一般性支出,支持資本性支出。筆者預計,財政支出的重點領域和項目將是與全面小康及環保、創新相關的項目。中國長期以來量入為出的財政總基調,使中國雖有地方債務一度膨脹的困擾,但總體上政府的債務負擔率比美國和歐元區要低得多。中國不可能不關注特朗普減稅政策的外溢效應,但中國不會重複西方財政刺激之路,會堅持優化企業營商環境,減輕企業稅費負擔和加速稅收法定原則的落實。

六、會議強調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會議指出,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這顯示1998年以來房屋供應主要依賴商品房銷售的模式將轉化為房屋買賣和租賃同樣重要,市場、各級政府和企業等多個主體將形成合力,繼續改善國人居住狀況。許多人猜測房地產長效調控機制主要指的是房地產稅,這還需要經過中央立法和頒佈、地方出台細則等多個步驟。會議還指出,房地產調控要分清中央和地方的事權,實施差別化調控。這給當下嚴苛的地產調控在2018年靈活鬆動留下了餘地。

目前全球經濟處於上升期,對2018年中國經濟可能出現過緊的政策超調,可以鬆一口氣。至少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重點議題傳遞了前瞻性和靈活性。不過,如何深化中國對外開放,如何面對少子化和老齡化,如何探索增長新產業和動能?這些問題在這次會議上着墨不多。此外,朝鮮半島局勢、特朗普減稅等外部事件對中國經濟走勢的影響仍存在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