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丁一凡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

中共十九大透露出前所未有的信心

2017-11-13
S1.jpg

中共十九大閉幕後,大量媒體都感到,執政的中國共產黨顯示出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十九大不僅為未來五年制定出了發展的目標,還為未來30年的發展作出了前瞻性的展望。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受到出口下降的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率較前些年有些下降。但是,橫向比較,中國經濟仍然是一枝獨秀,而且經濟發展的質量越來越好,能源與原料的消耗下降不少,環境正在好轉。危機以來十年,中國經濟規模增長了107%,而被稱為復蘇“強勁”的美國,十年來的經濟總量只增長了9%多一點。

近些年來,中國的人均收入增長率一直超過GDP增長率。社會保險體系不斷完善,社會脫貧工作進展順利,保障性住房不斷推進,人民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養老制度、醫療保險制度的完善使中國大眾沒有了後顧之憂,消費迅速增長。2017年前三季度,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高達64.5%,服務業佔比已經超過了第二及第一產業,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堅強後盾。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隨着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外部衝擊對它的影響越來越小。在全球經濟萎靡不振的情況下,中國經濟的韌性再次表現了出來。

全球經濟最近幾年一直增長乏力。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的增長几乎停滯,社會問題突出,種族衝突頻發。金融危機爆發後,發達國家政府調動公共財政救助那些金融機構,卻因為債務負擔加重而不斷減少社會福利開支。從美國總統特朗普國情咨文中的數字看,美國有4300萬人在政府的食品救濟。在歐洲許多國家,因為債務危機,經濟衰退更加明顯,社會福利制度也受到重大摧殘。

近些年來,美國股市的行情還算不錯。但美國企業卻為此付出了重大代價。《斯坦福商報》透露,標準普爾500家上市企業用利潤的54%來回購自己的股票,以維持股票的價格,並用37%的利潤來發股票的紅利。這些都是為了滿足股市的要求。然後,企業只把剩下的9%的利潤用來再投資和獎勵員工。在這種背景下,美國企業當然沒有多少能力來鼓勵員工創新,也沒有能力來投資技術改造和更新。

相反,中國的企業卻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和資金用來投資新技術、新業態,用來鼓勵員工的創新精神。比如,華為公司根本不需要從資本市場上融資,每次擴充資本只需在內部員工中籌資,員工會踴躍認購,因為公司給職工的股份分紅收益頗豐。因此,華為公司才成長為全球最有創新能力的通訊設備公司,引領新技術潮流。

從最近幾年企業申請的專利數量來看,中國企業的專利申請量一直在迅速上升,超過了日本與美國。中國的研發經費總量還略低於美國,但按照目前的速度發展下去,2020年,中國的研發經費就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中國研發的許多技術,已經大面積應用於經濟,因此外國遊客到中國來,才會感到中國新四大發明(高鐵、電子支付、共享單車與網購)的便利。

美國原來想用當年對付蘇聯的辦法來對付中國,不僅自己限制對華出口的技術產品,還強迫歐洲國家與日本一起限制對華技術產品出口。它以為,限制對華技術產品出口,可以推遲中國的技術進步,可以放緩中國實力的增長。然而,麥肯錫公司做的研究表明,這些限制對華技術出口的措施非但沒有推遲中國的技術進步,反而刺激了中國在科技方面的投入與開發,使中國的技術進步更快了一些。比如,2003年左右,中國計劃向美國購買超級計算機,但美國認為超級計算機可以用於武器研發,便以國家安全的理由拒絕了中國的要求。中國只好自己研發、生產。最終,2013年中國的“天河二號”打破了世界紀錄,成為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美國又發現,中國製造的超級計算機里用了大量美國製造的芯片,便進一步限制芯片向中國出口。但2017年,中國又製造出了更快、更強大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而且這回用的芯片也都是中國自己製造的。

過去,美國禁止美國的航天局與中國開展任何接觸,擔心中國會偷竊美國技術。但從2017年開始,美國卻主動讓它的航天局與中國航天機構接觸,並表示願意合作。那是因為,中國在2023年左右將會發射自己的空間站,而美蘇等國建立的國際空間站2024年左右就要退役。如果美國要繼續進行太空的實驗,不與中國合作就沒有可能。

其實,中國很願意與美國合作,中國政府提出的新型大國關係,包括不衝突、不對抗,互相尊重核心利益,合作共贏,這些都是中國對美國釋放出的善意。如果中美加強合作,未來五年到更長的時間裡,全球經濟的復蘇會更加有力,世界會變得更好。相反,如果美國仍用限制中國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不僅無助於拖延中國的發展,還會失去許多賺錢的機會,甚至會延遲自己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