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沈聯濤 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 肖耿 香港國際金融學會會長

城市如何拯救中國

2018-08-30
1.jpg
廣州珠江新城

這個世界存在着需求問題,但處理這一問題的方式全是錯的。中國必須充分利用它的政策實驗、長期規劃和務實決策能力,努力創造本國需求,而不是讓別國的錯誤政策傷害自己。

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以後的十年里,發達經濟體嚴重依賴貨幣寬鬆政策,期望依靠大規模流動性和超低利率創造足夠的需求,消化過剩產能。但這給生產力帶來破壞,鼓勵了投機活動,引發資產泡沫,加劇了收入與財富的不平等。

由於發達國家老百姓對這種狀況越來越感到失望,政治家——特別是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試圖用移民限制和貿易保護貿易措施來安撫民心。不過,雖然這些國家中的部分人或許一時得到滿足,但這種做法最終將抑制全球需求,加劇結構性失衡(包括貿易失衡),讓事情變得更糟。到最後所有國家都陷入衰退。

所有這些都對中國產生了巨大影響。中國成為特朗普政府加征關稅的主要目標,外界指責中國要為全球產能過剩負責。在這種情形下,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需要培育可持續的國內消費,減少對海外需求和大量外來投資的依賴。其成功將取決於中國繼續運用被我們稱為“BREEP”的方法,也就是決策者通過“泛覽、研究、試驗、評估、推進(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斷完善和調整他們的工具與策略。

自從2000年以來,中國旨在提高收入、減少不平等和保護環境的長期規劃一直倚重創新和城市化的協調發展。具體說就是,中國希望創建綠色高效的城市群,其居民是越來越多受過良好教育、有可持續消費能力的勞動者。

當前的經濟理論並沒有為如何實現收入與生產力增長的良性循環提供多少指導,但這對城市的生機與繁榮至關重要。而利用BREEP方法,中國已經認識到,摒棄“一刀切”政策和促進城市之間的競爭是發展戰略取得突破的一個有效手段

2010年,中國國務院確定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作為智慧城市試點區。到2014年,珠三角變成了大灣區,它包括粵南地區珠三角的九個城市,以及香港和澳門。

正如滙豐銀行在最近一份報告中指出的,中國三大城市群當中的每一個GDP都在西班牙之上,到2025年它們的GDP總量將佔全中國GDP的45%。這其中,大灣區有7000萬居民,人口最少,長三角有1.2億人口,京津冀有1.12億人口。然而,大灣區為中國貢獻了1.5萬億美元GDP,佔全國GDP的12%,同時貢獻了全國37%的出口。而且該城市群的GDP增長速度要明顯高於中國其他地區。

大灣區是騰訊、美的、華為等充滿活力的私人企業高度集中的地方,也是中國最有創新力的城市群,國際專利申請佔全國的50%以上。根據滙豐銀行的報告,大灣區的低效國企和過剩產能負擔是最小的。

其原因很簡單:大灣區比其他城市群更加市場化,與其他中國城市相比香港和澳門對外開放的程度更高。這兩個城市不僅允許商品、服務、資本、技術、人才和資源自由流動,在法規、商業慣例、軟基礎設施乃至生活方式上也符合全球標準。

當然,中國領導人並不僅僅滿足於城市群的成功,相反他們正努力把這些城市群的經驗應用到全國各地。例如從2013年開始,中國國家發改委就一直深入研究大灣區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佛山市的經驗,為的是用更好、更具創新性的戰略來規劃城市群的進一步發展。

國家發改委遍覽世界銀行、麥肯錫及其他機構有關智慧城市的研究報告,深入了解城市群如何支持經濟的增長和創新。為加強他們的研究,發改委的規劃人員還直接與地方官員、投資者和外國專家進行合作。

此後進入實驗階段,設立了上海自由貿易區和前海蛇口自由貿易區。對這些經驗的評估,導致中國在去年宣布設立了更多自貿區和雄安新區。雄安新區是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旨在運用前沿技術,把與京津兩地相鄰的塵土飛揚的河北平原改造成充滿活力的綠色模範城市。

事實上,中國正通過加強城市之間的聯繫打造19個“超級城市群”。滙豐銀行預計,到2030年這些城市群將佔有中國80%左右的GDP。

中國還應該努力促進已經取得成功的城市群實現更快增長。在大灣區,擁有數所世界百強大學的香港在基礎研究方面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深圳、東莞、佛山及其他大灣區城市則擁有極強的市場導向創新研發能力和製造能力。加強大灣區內部的互聯互通,將有助於供應鏈各個環節的創新,讓它的產品能賣給中國14億消費者,並適用於全球市場。

貿易戰的威脅對中國來說也許不是好消息,但它不會搞垮經濟。中國面臨的真正挑戰是利用好大灣區這樣充滿活力的城市群,不光要推動經濟的增長,還要以財政可持續和環境可持續的方式,來應對不平等和產能過剩等結構性挑戰。

全文翻譯自報業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原文標題“How Cities Are Saving China”(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