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的絲綢之路難題2016-10-24
帕特里克·孟迪斯(Patrick Mendis) 哈佛大學副研究員
丹尼爾·巴拉茲(Daniel Balazs) 同濟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研究生
細看「海上絲綢之路」計劃就會發現,由於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部分利益攸關國心有不滿,這一宏大倡議實施起來面臨若干挑戰。中國要想落實它的倡議,就必須回歸它所謂的「和平崛起」。
- 「一帶一路」建設正在有力推進2016-09-05
傅夢孜(Fu Mengzi)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
「一帶一路」倡議推進一年多以來,中國政府已完成頂層設計,並確立了相關配套支撐的制度性框架。迄今,實現與「一帶一路」戰略對接、與「一帶一路」存有共識的國家與地區正不斷增加,重點項目正全面展開並有序推進。
- 英國脫歐不會影響中歐合作2016-07-21
馮仲平(Feng Zhongping)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
中歐合作不會受到英國脫歐的影響,中方支持歐盟和歐洲一體化進程的政策不會改變。當前歐盟面臨的困難,讓中歐加強合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更加突出。
- 從普京訪華看中俄關係2016-07-07
鄭羽(Zheng Yu) 同濟大學全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普京政府目前內外處境艱難,普京此次訪華有聯合中國對抗來自美國的壓力、尋求更多經濟合作等多重目的。雖然中國國內有觀點主張對俄經濟援助要謹慎,但中國的援助既是經濟投資,也是政治投資。
- 體育:中國在中亞的軟實力2016-07-05
凱梅爾•托克托姆舍夫(Kemel Toktomushev) 中亞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研究院研究員
體育也許是解決方案之一,可以促進中國與中亞國家間的文化理解,同時不會被批評為暗含政治目的。體育有超越社會所構建的邊界與分歧的潛力,因為它是全球通行的交流方式。
- 中美可藉助東亞峰會推進在亞太地區的良性互動2016-06-29
翟崑(Zhai Kun)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冷戰結束25周年之際,中美可聚焦東亞峰會彌合分歧,創造合作點,同東盟各方依託東亞峰會推進內外各種力量之間更加長久、廣泛和深入的良性互動,推動亞太地區向大和局方向發展。
- 平衡美國的亞洲再平衡戰略2016-04-19
盧西奧·布蘭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賓亞太協進會研究員
盧西奧·布蘭科·皮特洛三世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和美國的再平衡戰略進行了對比。並最後建議,如果美國不想被視為被動應對中國不斷增長的地區影響力的話,美國須更好理解崛起大國的安全需要、日益增長的野心,以及經濟需求。
- 歐盟戰略:如何在中亞應對「一帶一路」2016-04-14
凱梅爾•托克托姆舍夫(Kemel Toktomushev) 中亞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研究院研究員
在中亞,歐盟的參與是應對,而非主動。美國從阿富汗撤出,加上歐盟經驗與中國金融實力相結合,將極大幫助改善中亞地區貧困狀況。不過現階段這些期望只是合理的願望,與現實仍有距離。
- 打造新的國際秩序2016-02-19
古德龍(Gudrun Wacker)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
中國類似「一帶一路」的倡議主張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從一開始就沒有統一的規則與範式。對歐盟和歐洲國家來說,與中國合作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就來自於這種開放或不明確,及對中國在全球和地區層面使用不同規則的懷疑。
- 習主席新年出訪中東傳遞的信息2016-02-04
賀文萍(He Wenping)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
習近平在最近對中東三國訪問中提出中國「不能缺席」。中國主張以發展求穩定,以合作求安全,而「一帶一路」倡議是推動這些方面取得進展的重要手段。
- 中國的中東機遇2016-02-03
趙明昊(Zhao Minghao)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國論壇特約專家
自2013年習近平主席就任以來,中國在外交政策上推進其自己版本的戰略再平衡。中國的目標是將自己再定位為「中間之國」,作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橋樑,最大限度地擴展戰略空間。如果中國外交和北京的「連通」能夠緩解中東危機,這一成就將確認中國躋身大國之列。
- 中國拓展「一帶一路」2015-12-31
薩賈德•阿什拉夫(Sajjad Ashraf) 新加坡國立大學前兼職教授
中國領導人最近的承諾表明,他們在執着地追求名為「一帶一路」的互聯互通願景,而且新的領域正在被添加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