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應該架橋,而不是築牆2019-02-01
帕特里克·孟迪斯(Patrick Mendis) 哈佛大學副研究員
什麼時候「牆」發揮過作用呢?
- 習主席講話是和平民主統一宣言書2019-01-31
朱松嶺(Zhu Songling) 北京聯合大學教授
習近平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全面系統地說明了和平統一的目標、方案、前景、基礎和解決之道。
「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定海神針2019-01-31
陳平平(Chen Pingping) 中國南海研究院海洋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提出新時代推進國家和平統一的政策主張。
由少到多:中美文化交流40年2019-01-31
凱西·巴爾巴什(Cathy Barbash) 獨立製作人
中美建交40年來兩國文化交流蓬勃發展,但意識形態和結構差異使這種關係不斷複雜化。
- 資本主義危機與中美關係的演變2019-01-18
何亞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長
資本主義作為一種政治經濟制度和意識形態遭受了一系列巨大打擊,這將使中美關係不確定性增大,未來的起起伏伏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
台灣問題會被武力解決嗎?2019-01-09
嚴語(Yan Yu) 台海問題時事評論員
和平統一是實現國家統一最佳方式,中國大陸不放棄使用武力是為遏制「台獨」。中美應共管「台獨」問題。
中國面對新挑戰2018-12-20
章百家(Zhang Baijia) 原中共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隨着綜合國力的大幅增長,中國已成為當今國際形勢發展中最重要、最引人關注的變量。在這個比較敏感的階段,處理對外關係時必須注意目標、實力和手段的平衡。
「九合一」選後兩岸或將進入冷纏鬥階段2018-12-10
朱松嶺(Zhu Songling) 北京聯合大學教授
「九合一」選舉以民進黨慘敗而結束,但拒不認同「九二共識」的民進黨有可能使兩岸關係進入冷纏鬥階段。
計劃生育政策的終結與中國的人口挑戰2018-11-28
懷默霆(Martin King Whyte) 美國哈佛大學約翰·斯旺安斯特拉國際研究與社會學榮休教授
中國近年取消了計劃生育政策,希望此舉可以促進人口增長。但三年之後中國面臨的不僅是正在逼近的人口滑坡,同時還面臨一個可能破壞其經濟和社會進步的人口現實。
唐納德·特朗普體現我們的時代精神2018-10-24
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 《金融時報》外交專欄主筆
即使最終失敗,特朗普也會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成為一位真正歷史性的總統。
中美之間仍需要相互借鑒相互學習2018-08-28
王帆(Wang Fan) 外交學院副院長
中國以更加包容的心態改革開放,以謙虛的姿態向所有國家學習,這是中國在新時代的重要發展思路,也是展現新一輪改革開放精神和與國際社會良性互動的重要方式。
白宮的謊言2018-08-10
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學教授
總統的所有謊言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非洲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2018-07-06
賀文萍(He Wenping)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
參考、學習或借鑒哪些他國的發展經驗與模式,完全是非洲國家的自主選擇。
中國人口問題未來會更多2018-06-28
Jeff Ng(Jeff Ng) Continuum 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
過去,對中國「獨生子女政策」的限制是熱門新聞話題,但最近幾個月人們的關注重點是這項政策給中國帶來的社會經濟影響。習近平主席的政府應當如何應對這一人口變化?
美國中期選舉如何影響中美關係2018-06-28
陳鼎(Dean P. Chen) 新澤西拉瑪珀學院副教授
陳鼎分析了即將到來的美國中期選舉對中美關係可能產生的影響。就選舉短期前景來說,特朗普和共和黨競選人有可能炫耀他們的反華標籤,以吸引民族主義選票,而民主黨人則可能尋找一切機會盯着政府,看它是否放鬆了對北京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