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衝擊下特朗普支持率緣何不降反升?2020-04-22
李岩(Li Ya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執行所長
近期美國國內新冠疫情加劇,特朗普的民意支持率卻持續攀升,但攀升幅度仍落後於美國歷史上多次危機中總統支持率的增幅。
廣州涉非疫情防控與「種族主義」無關2020-04-22
賀文萍(He Wenping)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
中國政府對所有外國在華人員一視同仁,反對任何針對特定人群的差異性做法,對歧視性言行更是零容忍。
誰更具有優勢?2020-03-24
何亞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長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中國對自己的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充滿信心,其優勢在應對新冠疫情中是顯而易見的。
中國應對疫情的啟示2020-03-19
金良祥(Jin Liangxiang)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
由於中國採取了積極措施,疫情結束可能已為期不遠。中國的做法提供了一個路徑圖,供其他國家根據本國國情使用。
中國抗疫經驗值得世界重視2020-03-16
王帆(Wang Fan) 外交學院副院長
中國願意毫無保留地與其他國家交流抗疫經驗,也希望其他國家從本國國情出發採取更有效的應對措施。
唯一合理的應對2020-03-12
陳東曉(Chen Dongxiao)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
團結、協作、共情是人類抗擊大規模傳染病的唯一正解,同時要加快轉變全球衛生安全觀念,避免在「恐慌-忽視」兩極中搖擺。
「科學的反擊」2020-03-11
周柳建成(James Chau) The China Current主持人
The China Current繼續對COVID-19疫情做特別報道。請前往我們的社交媒體@chinacurrent和我們的網站獲取採訪、視頻和播客。我是周柳建成。謝謝。
失敗的國際合作加劇病毒的危害2020-02-14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Difference Group創始人
就在美國、中國和世界經濟前景逐漸黯淡之際,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也許正趨於穩定。可悲的是,很多經濟、仇外和病毒造成的損失是因為合作滯後。
現在是團結一心而非污名化的時刻2020-02-08
周柳建成(James Chau) The China Current主持人
在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中引發恐慌會摧毀醫療工作者領導應對的努力
美國涉港法案是非法長臂管轄2019-10-18
田飛龍(Tian Feilong)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
美國支持香港反對派及台獨勢力是典型的對他國國內事務的長臂管轄,對中國國家主權利益以及國際法原則構成了直接損害。
當談到香港,我們在談論什麼?2019-10-17
李環(Li Hua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港澳研究所
「修例」風波是香港泛民主派掀起的一場政治鬥爭,矛頭直指今年年底開啟的連串選舉。
70年來的中國與世界2019-10-14
薛力(Xue Li)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中心國際戰略研究室主任
70年來中國始終致力於社會主義實踐的探索。中國的全球治理理念是「和而不同」,是在尊重差異的前提下通過合作實現發展。
中國改革開放的新階段2019-10-09
沈聯濤(Andrew Sheng) 香港大學亞洲國際經濟研究院傑出研究員
肖耿(Xiao Geng) 香港國際金融學會會長
中國要想保護它與全球金融、數據和知識體系的關係,需要做出更多、更大的努力,需要決策者採取大膽、明智和創新性行動。
中國新疆「教培中心」真相2019-09-02
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報高級記者
新疆設立教培中心是挽救有輕微犯罪行為或違法行為人員、從源頭反恐防恐的一種探索。
傳播是人與人的對話2019-08-19
傅瑩(Fu Ying) 前外交部副部長,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在這樣一個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自媒體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輿論既可以朝積極的方向影響政策的選擇,也可以朝消極的方向裹挾判斷。越是在國際關係出現困難的時候,越不能放棄溝通,不能輕視輿論和傳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