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的「銳實力」:幻想、誤讀和誤對2018-01-26
陶文釗(Tao Wenzhao)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隨着中國國力的增長,中國對外部世界也是必定會產生影響的。中國的文化也要走出去,如同中國的產品、技術和資金一樣。「銳實力」的說法表明作者對中國的影響太過敏感,「警惕」過分。
- 伊核協議應保護而非撕毀2018-01-26
賀文萍(He Wenping)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
如果撕毀伊核協議,不僅對當事國伊朗不利,對美國及其中東盟友以色列和沙特同樣不利,對國際核不擴散努力也是一個沉重打擊,其最終結果只會是負面和多輸。
- 習近平外交思想開創中國外交新時代2018-01-23
尹承德(Yin Chengde)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中國外交從成功走向成功,對維護地區與世界和平、促進各國共同發展也起了重要的引領作用。
- 董建華先生在美國中國總商會年度晚宴的致辭(2018年1月17日)2018-01-23
董建華(Tung Chee Hwa) 中美交流基金會主席
崔大使、章大使、徐辰會長,女士們,先生們,晚上好。請允許我從中美關係問題講起。當今的中美關係,開始於1972年尼克松總統和毛主席在北京會面的時候。從那時以來,八位……
- 美中關係註定要反覆嗎?2018-01-11
埃里克•法恩斯沃思(Eric Farnsworth) 美國美洲委員會暨美洲協會副主席
美國政策制定者必須意識到,未來最有效的出路不是製造與中國的持續衝突,而是專註自身競爭力,恢復國民的團結意識,擺脫當前政治周期,重新成為他國願意並且可以效仿的市場開放政治民主的表率。
- 特朗普對華變臉是被助手挾持?2018-01-10
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報高級記者
特朗普總統日前批准發佈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稱中俄是侵蝕美國安全和經濟利益的「修正主義國家」。而執政近一年來,正是特朗普本人對世界現狀和國際規則隨心所欲地「加以修改和重新審查」。
- 2017:中國外交活躍的一年2018-01-08
沈大偉(David Shambaugh) 喬治·華盛頓大學艾略特國際事務學院席格爾亞洲研究中心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教授,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傑出客座研究員
2017年應被視為中國全球外交標誌性的一年。回顧這一年,中國在世界事務中鞏固了其大國地位,並向世界承諾維護現有的國際體系。
- 當代中國外交的若干基本特徵2018-01-05
鄭羽(Zheng Yu) 同濟大學全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2010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它將成為怎樣的國際角色、怎樣運用國際能力和軍事力量、主要與誰合作,成為針對中國外交的世紀之問。本文通過扼要梳理中國外交最基本特徵對此作了簡要回答。
- 2017年中國外交圖景2018-01-04
俞邃(Yu Sui) 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
2017年是中國為走和平發展道路積極營造良好外部環境的一年。
- 美國對華政策需要作出幾大改變2018-01-04
王帆(Wang Fan) 外交學院副院長
美國需要改變過去的一些傳統做法,調整美國的對華政策。
- 中國修正主義大國預言的自我實現2018-01-03
齊思源(Vasilis Trigkas) 清華大學「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訪問學者
無論是考慮到後現代的文化熏染還是權力平衡,中國的行動都不足以將它定性為修正主義大國。兩國外交人員應努力確保特朗普有關中國是修正主義大國的聲明不會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
- 特朗普對「一帶一路」的立場左右搖擺2018-01-02
彼得•比特納(Peter Bittner)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講師
毫不誇張地說,特朗普總統的亞洲「政策」缺乏連貫性,其政府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上的最新表態正在變得語帶敵意。
- 津巴布韋政治變局及中國之應對2017-12-28
賀文萍(He Wenping)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
津巴布韋政治變局純屬津國內政,中國堅持了「不干涉內政」原則。中津合作已平穩度過津政治變局,邁向新的征程。
- 「印太」構想成不了氣候2017-12-27
吳正龍(Wu Zhenglo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印太」背後的潛台詞是要聯合「相同價值觀」的國家,共同牽制中國的發展。從各方情況來看,它只是空洞的概念,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戰略體系。
- 不能再給中東火上澆油2017-12-27
吳思科(Wu Sike) 中國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
特朗普政府因其內政需要,單方面「決定」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這種「內病外治」的做法是危險和不負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