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時間緊迫且迴旋餘地有限2025-01-16
鮑韶山(Warwick Powell) 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設計學院教授,Smart Trade Networks公司創始主席
這位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必須迅速採取行動,避免在烏克蘭陷入慘敗,讓俄羅斯贏得地面戰。如果希望得到普京迅速積極的反應,特朗普需要拋棄歐洲,繼續前進。否則,最終的失敗將不僅僅是北約的失敗,也將是特朗普的失敗。
- 特朗普對世界的不確定性影響2025-01-15
樊高月(Fan Gaoyue) 四川大學客座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退役大校、前首席專家
特朗普最突出的特點是其不確定性。尤其是中國,必須放棄一切幻想,做好競爭準備,這樣才能穩坐船頭,駛向安全的地方。
- 制裁與反制裁:中美科技博弈再升級2025-01-15
朱鋒(Zhu Feng)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
特朗普需要一個新的開始,這就為塑造一個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中美關係創造了機會。
特朗普格陵蘭島企圖會否引發大國衝突2025-01-13
塞巴斯蒂安·康丁(Sebastian Contin Trillo-Figueroa) 中歐顧問/戰略家,香港大學亞洲全球研究院研究員
弗朗茨·傑森(Franz Jessen) 歐盟原駐菲律賓和越南大使,歐盟副主席(北京),歐盟-亞洲關係經濟學家和外交官
格陵蘭島是北大西洋最遠端代名詞,向來遠離全球重大事件。但由於能源需求不斷增長和特朗普大膽提議,這個偏遠島嶼是否會成為全球利益爭奪的溫床?
特朗普的外交政策預測2025-01-13
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學教授
通過特朗普的競選聲明、高級官員的任命和他的第一任期表現,外界可以大致了解他的外交政策。
金磚國家的作用是什麼?2025-01-13
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學教授
作為擺脫外交孤立的手段,它對俄羅斯當然有用。作為展示發展中國家領導力的外交手段,它對中國有用。作為制衡中國的渠道,它對印度有用。作為宣傳國家發展的溫和舞台,它有時對巴西和南非有用。但是,這些功能是否會使它成為世界政治的新支點?我認為不會。
- 金磚國家在東南亞擴張未改變東盟地緣政治方向2025-01-11
盧西奧·布蘭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賓亞太協進會研究員
東盟和金磚國家都是國際合作組織,與七國集團相似,只不過二者都是由非西方國家領導。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加入金磚國家引發了一個問題:這些國家能否在不破壞東盟長期以來地緣政治定位的情況下協調各自的目標?
特朗普的博弈與中國的應對2025-01-10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諮詢機構DifferenceGroup創辦人
特朗普新的貿易戰和科技戰有可能引發另一輪通貨膨脹,並將中美關係推到懸崖的邊緣。
馬斯克交好歐洲右翼對跨大西洋關係意味着什麼?2025-01-09
董一凡(Dong Yifa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
馬斯克同歐洲右翼政黨打得火熱,實則代表了雙方背後的美歐保守主義勢力在外交、政治與經濟利益上相互利用的趨勢,對特朗普2.0時代的跨大西洋關係互動也將造成較顯著影響。
特朗普2.0的決策風格與中美關係2025-01-07
孫成昊(Sun Chenghao)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特朗普的再度當選為中美關係帶來新挑戰,但也為兩國新一輪接觸提供新思路和新機會,關鍵在於雙方如何應對未來四年可能出現的變化和風險。
特朗普2.0對華科技政策展望2025-01-06
李崢(Li Zhe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特朗普政府很可能繼續擴大對華出口管制,也將以更大力度封堵中國科技產品的海外市場。同時,特朗普的實用主義與「新團隊」也可能給一些領域帶來緩和跡象。
2025:台灣的焦慮與政策走向2025-01-06
李環(Li Hua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涉台事務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副所長
對於過去八年一直與美國保持「良好關係」並「倚美謀獨」的台灣民進黨當局來說,賴清德不同於蔡英文,特朗普1.0也不同於特朗普2.0,台灣面臨的形勢將更為複雜。
王緝思專訪:只有摒棄零和博弈的競爭思維才會有更好的前途2025-01-04
王緝思(Wang Jisi)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國際戰略研究院創始院長
2025年新年伊始,中美聚焦採訪了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國際戰略研究院創始院長王緝思,展望中美關係未來四年發展的多種局面。
王緝思教授認為,未來四年的中美關係發展,悲觀之處,主要是兩國的主流社會輿論、敘事框架仍將對方視為主要的外部經濟和安全威脅;不悲觀之處,在於政策是由兩國領導人和政府高層決定的,事在人為,如果兩國領導人在未來加強溝通,尋求利益的交匯點,形成更多戰略共識,情況未必越來越差。只有摒棄零和博弈的競爭思維,中美關係才會有更好的前途。
王緝思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為美國外交、中美關係、亞太安全。2005年和2012年美國《外交政策》將其評為全球百大思想者。
中拉關係繞不開的「美國因素」2025-01-03
王友明(Wang Youmi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特朗普2.0時期不會樂見中國毫無障礙地成為美國的「新鄰居」,力防中國挑戰其西半球利益的戰略紅線不會改變。美國在拉美影響力下降的根源在於其錯誤的鄰國戰略定位,中國不應成為「替罪羊」。
美國社會政治思潮之變與特朗普二任施政2025-01-02
李岩(Li Ya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辦公室(高端智庫辦公室)主任、研究員
保守主義的回歸與持續強勢,將是特朗普執政的思想主調。保守主義的抬頭與美國科技新貴「有效加速主義」的歷史性結合,則會帶來更大的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