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金磚機制四大熱議話題的思考2024-10-21
王友明(Wang Youmi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金磚是否會再擴員、是否會升格為組織並設立秘書處、是否增加軍事防務合作等問題,是多邊機制擴大和深化過程中難以繞開的結構性和現實性難題。國際社會正密切關注「大金磚」將如何成為全球治理決策和議事的新中心。
- 若取消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地位是歷史的倒退2024-10-18
何偉文(He Weiwen)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高級研究員
美國眾議員湯姆.科頓等2024年9月6日提出《中國貿易法》法案,其中一個關鍵條款是取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這已經是科頓過去三年來第三次提出。取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意味着美國對來自中國的進口產品關稅水平為32%。此前特朗普表示,如果重返白宮,將對中國產品徵收60%的關稅,即現行關稅水平19.25%,加非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關稅32%,再加對來自全球的進口產品一律徵收關稅10%。
- 戰略不確定性:中國、特朗普與四方安全對話的暗淡前景2024-10-11
理乍得·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賓理工大學地緣政治學教席主持
拜登總統最近接見了四方安全對話的領導人,慶祝他們之間的合作,同時對日益緊張的對華關係表示擔憂。印度採取了旨在對抗中國影響力的舉措,但其日益強硬的態度可能導致該國與四方安全對話保持距離。在不斷變化的地緣政治形勢下,這可能給聯盟的未來帶來不確定性。
- 日本「石破時代」的開啟與中美日關係2024-10-10
張雲(Zhang Yun) 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副教授
從安倍的「戰後機制解脫論」,到現在石破的「戰後政治總決算」,日本政治演進的這條主線已經越來越清晰。對中國和美國來說,如何面對一個日益要求並實踐「戰略自主」的日本是一個重大的戰略課題。
- 連接亞歐大陸:中吉烏鐵路與德國在中亞的角色2024-10-10
凱梅爾•托克托姆舍夫(Kemel Toktomushev) 中亞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研究院研究員
吉爾吉斯斯坦並不經常登上全球頭條新聞,但由於位於中國、俄羅斯和歐洲之間的中心位置,它成為中亞新發展的必要合作夥伴。在該國領導人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之際,遙遠的德國應該如何融入其中?
- 對話劉遵義:中國的增長之路2024-10-09
劉遵義(Lawrence Lau) 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
劉遵義教授在接受中美交流基金會總裁周建成採訪時談及他的著作《中國經濟是奇蹟還是泡沫?》,並解釋了中國旨在實施改革並實現共贏的雙軌制方針。他還強調了創新和需求增長對維持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 中美關係緊張對中美日三國競爭與合作的影響2024-10-08
張沱生(Zhang Tuosheng) 國觀智庫首席研究員,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美、中日間的惡性競爭給各方利益都帶來了損害。
- 「四方安全對話」的進展與限度2024-10-01
李岩(Li Ya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長
「四方安全對話」未來繼續沿着機制化建設的方向推進,將是大概率事件。不斷面臨利益差異和立場分野的干擾,將是「同盟」管理的結構性難題。
- 中美關係尚未進入「垃圾時間」2024-10-01
孫成昊(Sun Chenghao)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在對華實施戰略競爭的大背景下,美國對華政策仍存在一些活動空間。中美都不應當將這段時間以及未來更長一段時間視為「垃圾時間」,雙方都應當有所作為,努力擴展中美關係中的積極一面,爭取不那麼糟糕的走向和結局,避免落入「自我實現的預言」。
- 澤連斯基「勝利計劃」欠缺外部條件2024-09-30
肖斌(Xiao Bin)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政治學博士
澤連斯基「勝利計劃」與中美俄三邊關係走勢密切相關,要實現其計劃,仍需等待或者創造合適的外部條件。
- 歐盟能否重振競爭力?2024-09-30
董一凡(Dong Yifa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
如果繼續令自身經濟政策陷入地緣政治窠臼,並消耗有限的資源,歐洲未來將更難扭轉新興產業地位和國際經濟影響力緩慢下滑的趨勢。
- 9月來了,2024年大選才正式開始2024-09-12
刁大明(Diao Daming)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
9月2日是美國一年一度的勞動節,也是2024年美國大選被認為進入最後衝刺階段的關鍵節點。事實上,持續伴隨着不確定性的此次大選已在6月27日首次電視辯論之後的兩個半月里經歷了巨變。隨着在任總統拜登退選、副總統哈里斯接班的快速變化,原本「兩個總統」二次對決的基本結構被徹底打破,選舉政治被快速拋入了難以預料的未知水域。
- 中國總體安全狀態不錯,不要因美國壓力放棄正確方向2024-09-10
達巍(Da Wei)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國際關係學系教授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廣為流傳的「美國衰落」論?民粹主義抬頭會影響中美外交決策嗎?中國應當如何平衡安全與發展?帶着這些問題,《鳳凰大參考》在第十二屆世界和平論壇現場,對話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國際關係學系教授,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學術委員達巍。
- 北京峰會中非關係的新定位說明了什麼?2024-09-09
賀文萍(He Wenping)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
2024年9月4日至6日,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在北京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9月5日的開幕式講話中宣布,中國同所有非洲建交國的雙邊關係提升到戰略關係層面,中非關係整體定位提升至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新定位。那麼,如何理解這一新定位,中國未來又將如何推進中非合作呢?
- 美國大選影響外交政策的五個維度2024-09-09
張文宗(Zhang Wenzo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美國研究所副所長
美國大選是美國國內政治的活躍期,而政黨競爭、選民訴求、利益集團分歧等問題,均通過大選折射到美國的外交政策辯論和外交決策上。2024年美國大選中,至少有五個維度可觀察美國政治對其外交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