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特金會」有可能在蒙古舉行?2018-04-23
彼得•比特納(Peter Bittner)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講師
為什麼蒙古首都有可能成為特朗普和金正恩舉行梳理分歧的會晤的首選地?對此朝鮮和美國也許都有很好的理由。
習近平面對特朗普的底氣2018-04-16
比爾·埃莫特(Bill Emmott) 前《經濟學人》主編
世界將目睹對中美兩國意志力的歷史性考驗。它關乎東亞的戰略領導地位,最終關乎國際秩序。在朝鮮和貿易問題上,中國都佔有優勢。
對朝外交失敗的危險2018-03-28
鄧馬克(Abraham M. Denmark) 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亞洲項目主任
特朗普總統和金正恩不成則敗的峰會之危險在於,它有可能破裂並使一方或雙方領導人相信外交手段註定要失敗。
特朗普、關稅和教科書式保護主義2018-03-22
蘇拉布·古普塔(Sourabh Gupta) 美國中美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32條款」措施是以美國國家安全受到危害為理由來限制進口的一種高度非常規、有爭議的措施。更糟的是,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外國貿易夥伴採取這一措施,可能只是逐漸炎熱的季節里爆發的致命貿易戰火中射出的第一批子彈。最壞的事情還在後頭。
奧林匹克精神與南北朝鮮2018-03-20
克利福德·克雷柯夫(Clifford Kiracofe) 前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高級職員
奧林匹克精神能否開啟外交進程,從而有效促進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發展?
金正恩與特朗普的會面能成功嗎?2018-03-20
拉姆什·薩庫爾(Ramesh Thakur)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核不擴散與裁軍中心主任
金正恩與特朗普的首腦會晤是一次機會,很難把握,而且容易被白白浪費。不過特朗普已被證明是務實派而非意識形態派。他的交易型方法可能成為關鍵。
特朗普政府進攻性貿易政策將會走多遠?2018-03-12
張茉楠(Zhang Monan)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
中美「競合關係」正在步入新階段,這種新的大國關係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常態化的摩擦和衝突,雙方應避免「以牙還牙式的報復」,在談判中探尋新的互利共贏基礎。
特朗普外交失色與美國社會生態的演變2018-03-02
尹承德(Yin Chengde)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特朗普執迷於搞「美國第一」削弱了美國的國際公信力和國家軟實力,但他的我行我素在國內大體上行得通,這種現象與美國社會生態的演變密切相關。
漸行漸遠的美歐同盟關係2018-02-27
吳正龍(Wu Zhenglo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歐盟整體上脫離特朗普政府外交政策的軌道,這是戰後美歐關係史上前所未有的。
特朗普及幕僚需恰當評價中國2018-02-27
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報高級記者
中美應彼此客觀恰當評價和對待對方,但近來特朗普總統及其主要幕僚的一些言論顯然距此相去甚遠。
美國核戰略新態勢值得警惕2018-02-13
李岩(Li Ya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辦公室(高端智庫辦公室)主任、研究員
李崢(Li Zhe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賈春陽(Jia Chunya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副研究員
美國國防部2月2日發佈的《核態勢評估》報告系統闡述了特朗普政府的核戰略。該報告進攻性和冷戰色彩十分濃厚,也非常危險,因而值得警惕。
特朗普達沃斯演講發出貿易戰動員令2018-02-12
宿景祥(Su Jingxia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榮休研究員
將國內複雜的經濟問題簡單地歸咎於外國的「不公平競爭」是美國的一貫做法。特朗普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的演說主要思想之一是美國將要打貿易戰。
特朗普與美國軟實力的衰落2018-02-12
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學教授
證據明擺着,唐納德•特朗普出任總統讓美國的軟實力受到了侵蝕。蓋洛普最近調查的134個國家中,只有30%的人認可特朗普領導的美國,比奧巴馬時期下降近20個百分點。皮……
習近平、安倍和特朗普時代的中日美關係2018-02-12
喬里奧·普格列瑟(Giulio Pugliese) 倫敦國王學院講師
以美國對太陽能電池板和洗衣機加征關稅為起點,特朗普政府有可能推行更強硬的對華政策,這有利於日本與中國打交道。要知道,雖然日中關係出現輕微緩和跡象,但今年雙方還是會延續戰略競爭,並充滿對地區乃至全球秩序的對立看法。
特朗普國情咨文是一個危險信號2018-02-08
陶文釗(Tao Wenzhao)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特朗普的《國情咨文》和不久前美國發表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國家防務戰略報告》表明,特朗普政府對當前的世界、對大國關係有着與國際社會非常不同而且危險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