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斯科恐襲案後,全球反恐何處去?2024-04-17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
莫斯科恐襲案說明恐怖主義並未遠去。當前全球反恐正面臨三種全新的挑戰。
- 扎瓦希里之死對全球反恐鬥爭意義有限2022-09-16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
「基地」組織對於全球跨國聖戰運動的影響已非常有限。擊斃扎瓦希里不能改變美國正在根據自身利益和「大國競爭」的需要重新定義全球反恐戰爭的事實。
- 如何認識全球反恐鬥爭的「中國經驗」2022-06-30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
與美國以境外反恐為重心、強調「先發制人」的軍事反恐戰略相比,中國在反恐領域摸索出了一條更適合自身國情的反恐路徑。
- 美國撤軍後阿富汗反恐何去何從?2021-09-08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
未來阿富汗反恐形勢既取決於塔利班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支持。
- 恐怖主義與塔利班2021-08-26
法瓦茲·吉爾格斯(Fawaz A. Gerge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關係學教授
塔利班統治的阿富汗有可能成為國際恐怖主義滋生地,世界不應忽視視這種風險。但也不可執着於這一前景(其可能性比人們以為的小得多),以至無視眼前發生的人道主義災難。
- 美國外交與反恐思維2021-08-19
張雲(Zhang Yun) 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副教授
20年的反恐思維告訴我們,美國依靠軍事手段沒有達到解決國際衝突的目的,同樣的,冷戰思維和軍事對抗也不可能解決國際力量變化帶來的大國競爭挑戰。
- 美國在阿富汗反恐教訓何在?2021-07-22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
在「反恐」名義下進行的阿富汗戰爭從一開始就變了味,反恐目標嚴重擴大化、實施單邊主義的利己外交和在阿富汗盲目移植西方政治模式使美軍最終未能挽回這場「史上最長戰爭」的命運。
- 西方不肯講的新疆反恐真相2021-05-12
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報高級記者
通過有效的治理方式,新疆反恐鬥爭取得明顯成效。
- 美國能否從阿富汗一走了之2021-05-08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
雖然拜登政府希望通過阿富汗撤軍來延續其全球霸權,但倉促撤軍卻極有可能引發嚴重的外交和人道主義危機,對美國的國際地位和形象造成更大傷害。
- 從法國恐襲看中國的反恐經驗2020-11-19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政府通過融合性發展進行反恐的努力並未引起國際社會的應有重視。它卻代表一種值得關注的反恐思路。
- 特朗普式反恐的困境2019-11-15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
擊斃巴格達迪或許可以成為特朗普未來參選的政治籌碼,但不能掩蓋美國境內種族主義仇恨和恐怖活動正在持續增加的事實。
- 特朗普交鋒巴基斯坦,中國漁利2018-02-02
桑普森·奧佩迪薩諾(Sampson Oppedisano) 紐約新學院米蘭國際事務、管理和城市政策學院,院長行政助理
新年伊始通常伴隨着希望與重生,是一個從過去一年的苦難與折磨中汲取教訓的機會,一個下次做得更好的機會。然而,如果世界從特朗普當政的過去一年中學到什麼的話,那就是希望、重生與教訓似乎遠非美國政府在新的一年裡首先關注的事情。
- 國際反恐不能只算經濟賬2018-01-26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
美巴之間的分歧並不在於反恐本身,而在於對未來阿富汗局勢的認識和理解。特朗普政府可以讓巴基斯坦成為美國阿富汗反恐政策失敗的「替罪羊」,但這並不能解決阿富汗問題。
- 朝鮮和恐怖主義是重要的地區安全挑戰2018-01-19
盧西奧·布蘭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賓亞太協進會研究員
對朝鮮核導試驗的擔憂,以及打擊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是去年11月在馬尼拉舉行的第31屆東盟峰會討論的兩個重要安全問題。
- 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彰顯五大特色2017-06-22
俞邃(Yu Sui) 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
本次上合峰會具有五大特色,它表明上合組織經歷了磨合期和考驗期,如今進入成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