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蘇爾之後,「伊斯蘭國」何為?2017-05-19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
「伊斯蘭國」在摩蘇爾和拉卡的戰場失利,並不意味着其背後所代表的「聖戰」暴力運動的終結。它只是表明我們面臨的國際恐怖活動威脅和全球反恐戰爭正在進入一個新階段。
- 特朗普「強軍」計劃評估2017-04-18
李岩(Li Ya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賈春陽(Jia Chunya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副研究員
李崢(Li Zhe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特朗普推出「有史以來增長最多」的國防開支,意味着他將大幅提升軍事在美國對外戰略中的作用,可能使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投入出現實質增加,給亞太地區形勢帶來新的變數。
- 特朗普時代中美反恐合作依然可期2017-02-27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
即便美國新政府打算丟掉全球反恐戰爭的「包袱」,也未必能夠在四處蔓延的恐怖活動中獨善其身。所以,無論特朗普及其團隊是否對中國存有偏見,只要反恐仍是本屆美國政府的重要目標之一,中國的合作潛力與價值就不應當被忽視。
- 安全事件頻發折射中國成長的煩惱2017-02-22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
近年來頻頻發生的安全事件凸顯當前中國公民面臨的海外安全困境。這些問題的解決既需要中國政府作出努力,也需要國際社會的進一步聯手合作。
- 敘利亞反恐形勢曙光乍現2017-01-05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
俄羅斯、土耳其和伊朗三國在解決敘利亞問題上達成共識,或將意味着長達近6年之久的敘利亞內戰正在出現轉機。對西方陣營來說,土耳其倒戈使其失去一個干預敘利亞的最佳渠道和籌碼。
- 中國在敘利亞:謀定而後動2016-11-09
孫韻(Yun Sun) 華盛頓史汀生中心高級研究員
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投的10次否決票,其中4次與敘利亞有關。敘利亞問題成為中國歷來動用否決票最多的。4次否決以及最近給法國提出的草案投的棄權票,凸顯中國在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反對外來干預方面日益強硬的立場。
- 中東反恐局勢或面臨新拐點2016-10-11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
土耳其發生「7.15」未遂政變後調整了其在「伊斯蘭國」和敘利亞問題上的政策,這或將成為壓垮「伊斯蘭國」組織的最後一根稻草。但是,「伊斯蘭國」在敘利亞的失勢並不意味着中東反恐戰爭的徹底勝利,僅只是國際社會面臨的威脅和挑戰發生了新的變化。
- 中國需全面提升海外反恐能力2016-09-23
賈春陽(Jia Chunya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副研究員
伴隨國際反恐形勢的變化以及「東突」勢力走向全球,中國面臨的恐怖主義威脅也悄然發生變化。中國不僅要繼續加強國內的反恐維穩工作,還要還強對海外反恐工作的重視,全面提升海外反恐能力。
- 誰炸了中國駐吉爾吉斯斯坦使館?2016-09-01
凱梅爾•托克托姆舍夫(Kemel Toktomushev) 中亞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研究院研究員
把中國駐比什凱克大使館爆炸事件與更大背景下的中國民族分裂主義或中亞伊斯蘭激進主義聯繫在一起,眼下還為時過早,雖然維族分離組織很可能因為吉爾吉斯斯坦的這場襲擊受到譴責。不管怎麼說,爆炸事件對中吉兩國來說都是一場讓人不快的意外。
- 美國本土恐怖威脅出現新變化2016-07-06
傅小強(Fu Xiaoqia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
防範本土極端主義威脅需要有新思維,除了將其納入國際反恐鬥爭和繼續加強本土反暴力極端主義努力外,美國更應該在解決國際亂源問題上有擔當。
- 聖戰:因果報應2016-07-05
布拉馬•切拉尼(Brahma Chellaney) 政策研究中心教授
全球反恐戰爭已經打了近一代人時間,但由於有聖戰抵抗組織和伊斯蘭統治者這些背信棄義的盟友,這場戰爭永遠無法獲勝。阻止伊斯蘭教義思想的傳播是遏制恐怖主義的關鍵,因為它孕育了「聖戰工廠」,威脅着美國、中國這類多元化國家的安全。
- 世界呼喚全球反恐新理念2016-06-28
吳思科(Wu Sike) 中國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
中國專家認為,世界各國唯有從人類共同安全的角度出發,深入推進雙邊與多邊合作,才能有效防範和打擊恐怖主義,從容應對反恐新挑戰。
- 布魯塞爾恐襲:全球反恐進入新階段2016-04-12
吳思科(Wu Sike) 中國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
人類的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相連,歐洲和中國可以利用悠久的多元文化傳統,幫助塑造一個讓各方享有包容、對話、合作、發展與和平的世界秩序。
- 核安全:大幕拉開2016-04-11
樊吉社(Fan Jishe)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
許多國家已經加強對核材料和設施的保護,更嚴格的監管也已到位。既然核安全峰會被認為已經達到目的,那麼,現在到了把政治意願轉變為更多核安全具體措施與投入的時候了。
- 核峰會只是奧巴馬一場小勝2016-04-08
顧屏山(George Koo) 新美國媒體董事
干預主義者在伊拉克、敘利亞和利比亞挫敗後,美國成為動蕩的主要動因,它同時證明,美國靠一己之力無法維護和平與秩序。在國際關係上採取非對抗手段的中國,可以成為配合美國反恐努力的有效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