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核峰會只是奧巴馬一場小勝

2016-04-08

通過發起和組織核安全峰會,歷史或將證明奧巴馬總統的政治家表現足以配得上他就任總統之初被匆匆授予的諾貝爾和平獎。挪威的和平獎委員會實在等不急要將傲慢的好戰軸心,即布殊、切尼和拉姆斯菲爾德送走,讓新總統成為神授的和平締造者。

在他的前任當政時,主要靠的是對抗和恐嚇,而奧巴馬至少似乎承認,可裂變物質不受控制地擴散不符合美國利益。前政府認為靠震懾足以維持世界秩序,而奧巴馬至少看出問題已經大到任何一國都無法單獨應對,即使是一個超級大國。

在剛剛結束的核峰會,即奧巴馬發起的系列核峰會第四次會議上,他迎接了50多位世界領導人,強調了協調與合作。他希望全世界團結起來對抗恐怖組織,用他的話說,要“阻止世界上最危險的網絡組織獲得世界上最危險的武器”。

峰會上,奧巴馬以唯一的一對一會談,給予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殊榮。習近平則以重申支持奧巴馬減少核恐怖威脅的努力,作為對這一青睞的回報。為顯示雙方團結,兩國發表了一個十點聯合聲明,其中包括雙方同意在美國幫助下在北京建立一個與核安全相關的培訓中心,作為為其他國家提供服務的地區性訓練中心。兩位領導人還表示,兩國將共同努力防止核材料走私,而且在峰會結束後會繼續保持合作。

儘管有雙邊合作協議,但在其他一些問題上,美國似乎仍堅持用自己的方式代替與別國的單純合作。就拿習近平的這次訪問來說,一方面奧巴馬政府表達了對習的歡迎,並列舉出兩國的共同點,但同時,白宮發言人又向外界保證,奧巴馬在閉門會談中絕對會提出人權、南海和網絡安全問題。

美國即使在尋求與別國密切合作時,似乎也希望甚至堅持當合作關係緩慢推進時保留美國的批評權利。

奧巴馬並未發現,將合作精神與對抗攪在一起,並非建立國際信任的最佳方式。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普京缺席峰會。儘管奧巴馬的發言人自稱對普京的缺席感到不解,但顯然,沒有一個人在被當敵人的時候會認為自己受歡迎。MK·巴德拉庫馬在他的評論中直截了當地指出,全世界97%的核儲備是受軍方管控,沒有俄羅斯的參加,峰會就毫無意義。

的確,奧巴馬最擔心的是核武器或放射性材料落入恐怖分子手中。但他在中東應對恐怖主義的方法是最混亂的。前國防部官員、曾經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克里斯蒂娜·林稱之為精神分裂法:“美國在阿富汗打擊基地組織,同時又武裝敘利亞的基地組織分支;為伊拉克的什葉派民兵提供武器,同時又武裝敘利亞遜尼派民兵打什葉派。還有,美國武裝敘利亞庫爾德人去打伊斯蘭國,同時又把新式武器賣土耳其,去轟炸與伊斯蘭國作戰的伊拉克庫爾德人。”

林的文章還指出,美國也要求中國犧牲自身利益,參與打擊激進的伊斯蘭勢力。美國支持在敘利亞的一個基地組織分支,是因為這個組織的目標是推翻阿薩德。大概有上千來自中國的維吾爾人在這組織里作戰,而中國不可能願意與之結盟。她表示,“不明白為什麼華盛頓認為中國會加入美國領導的支持反華好鬥分子的聯盟”。

我想,美國對所有其他國家這種不切實際的堅持,即哪怕有違自身利益也應追隨美國,是來自於奧巴馬從前任繼承下來的、他自己也認可的傳統思維,也就是“一切由我說了算”。對朝鮮也是同樣的心態。對朝鮮每一次新的核進展,華盛頓的應對就是施加更嚴厲的制裁,增加局勢的緊張。華盛頓似乎看不到中國的兩難困境:中國既不希望看到朝鮮半島有核,也不希望朝鮮政權跨台。如我以前建議的,美國有必要重新考慮這種現狀。奧巴馬把寶壓在通過與日本和韓國結盟對朝鮮施壓,這是行不通的,只有把中國拉進這個聯盟才有希望。

奧巴馬的外交政策並非沒有獨到之處。在任期所剩無幾期間,他與伊朗達成了核不擴散協議,他還帶着家人訪問了古巴(雖然忍不住對勞爾·卡斯特羅談了古巴人權問題,但卡斯特羅委婉地未予回應,而是比較了古巴長期以來建立的全民醫療制度和美國的醫保制度)。

只要奧巴馬願意在美國外交政策上採取獨立行動,他就應該考慮通過修補與中國的關係,為繼任者留下具有持久性的遺產。他應該考慮如何以及為什麼與中國相處才符合美國的自身利益,而不是想着怎麼對付中國,或中國應該做什麼來滿足美國的要求。

從烏克蘭向南經過中東,再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全球大約七分之一的土地、八分之一的人口正經歷衝突與動蕩。除了烏克蘭,這片地區的其他地方都發生民族國家與激進伊斯蘭教的衝突。干預主義者在伊拉克、敘利亞和利比亞挫敗後,美國成為動蕩的主要動因,它同時證明,美國靠一己之力無法維護和平與秩序。宗教狂熱引發的恐怖主義,是所有國家的共同敵人。現在是,美國應該收斂些許傲慢,承認有必要把意識形態放在一邊,與所有國家攜手對抗共同的敵人。

在國際關係上採取非對抗手段的中國,可以成為配合美國反恐努力的有效合作夥伴。中國已經能將塔里班和阿富汗政府拉到談判桌前討論、交換意見,這是美國從未做到的。通過“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正在與亞洲、非洲和歐洲國家進行基礎設施項目的合作,這將改善當地民生,消除自殺式炸彈者的動機。

美國方面行動遲緩,但歐洲(由英國帶頭)早就意識到與中國合作的好處。華盛頓發生的事卻恰恰相反。就像克里斯蒂娜·林指出的,雖然美國國債已接近21萬億美元,但美國的國防支出並沒讓世界變得更加安全。世界各處都有真正的危機,兩次出手,派兩支艦隊到南海攪混水,對美國來說沒有意義。除了大量燒錢,在世界版圖上增加一個新爆點,它只會防礙在真正關鍵問題上與中國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