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止損,為恢復常態做準備2019-09-25
傅立民(Chas Freeman) 布朗大學沃森國際與公共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從美國目前處理與中國爭端的方式來看,中美關係的前景並不樂觀。為了促進全球和平與繁榮,中美和世界各國必須拋開意識形態分歧,集中精力解決共同的問題與關切。
- 中美需要認識彼此的力量及其限度2019-09-17
章百家(Zhang Baijia) 原中共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中美兩國是通過對抗和博弈增進相互了解的,最重要的就是認識彼此的力量及限度,如此才能消除恐懼,建立互信。
- 中美關係面臨艱難的選擇2019-09-11
傅瑩(Fu Ying)
中國兩國的基本路線出現反向演進,必然帶來國際權力調整的張力。未來兩國能否在維護現行國際體系基礎上解決矛盾和分歧,將決定21世紀人類的命運和前途。
- 美國總統候選人在中國問題上保持沉默2019-09-09
安吉拉·張(Angela Zhang) 北京大學燕京學堂美國學者
到目前為止,美國民主黨候選人在對中國的看法上一直保持着緘默。然而,這些候選人應該在2020年大選和總體外交政策規劃方面加大中國的權重。
- 為中美「科技脫鉤」做好充分準備2019-09-09
張茉楠(Zhang Monan)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
中美兩國未來在科技領域的競爭勢必更加常態化、激烈化。市場必須為新的國際環境做好充分準備。
- 遏制中國是空想,改變心態最重要2019-09-02
陶文釗(Tao Wenzhao)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美國既然遏制不了中國,自己還要受傷害,那就不如慢慢調整心態,接受中國崛起的現實。
- 敲打中國2019-08-30
斯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
儘管多年來一直否認,但毫無疑問,美國正在實施針對中國的兩黨遏制戰略。無論這一戰略是否合理,真正的問題都不是美國政客所提出的是非曲直,而是特朗普政府解決問題政策的不連貫。
- 中美關係:對中國政治經濟的持續誤解2019-08-26
克里斯托弗·A·麥克納利(Christopher A. McNally) 美國檀香山查明納德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
中國近年的經濟繁榮與「中國式資本主義」這種獨特的政治經濟的形成有關。這一制度在西方仍然深受誤解,但它卻是全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無法被「遏制」的。
- 當前影響中美經貿協議前景的因素2019-08-23
安剛(An Gang)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中美經貿磋商早已跨越專業的界限,成為政治問題、戰略問題。就經貿言經貿的單純決策環境早已不復存在,各方在繼續企盼協議、呼籲協議的同時,恐怕也要做好沒有協議的準備。
- 香港"顏色革命"與美國對華"混合戰"2019-08-19
宿景祥(Su Jingxia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榮休研究員
當今世界上,美國是唯一實施「混合戰」並有能力製造「顏色革命」的國家。香港「顏色革命」說明美國正在對中國進行一場「混合戰」。
- 特朗普單邊加征關稅的破壞性2019-08-12
李永(Li Yong) 中國國際貿易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美方一直在追求「不平衡的」協議,且向美國傾斜,背後是政治考量。但寄希望於關稅的刺痛逼迫中國屈服是無用的。
- 如何認識中美競爭的本質和特徵2019-08-12
杜蘭(Du Lan)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中美競爭仍是基於權力和利益,意識形態和政治體制更多是雙方彼此攻擊的工具,並非競爭的根源或目標。
- 中美南海「灰色地帶」較量將成常態2019-08-12
陳相秒(Chen Xiangmiao) 中國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伴隨美國海警在南海的常態化存在,中美之間的「準軍事」較量無疑將日趨頻繁,兩國在南海全面競爭和對抗的態勢也將繼續惡化。
- 大阪G20和解的意義與限度2019-07-27
田飛龍(Tian Feilong)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
中美在大阪G20的和解對中國也對全球經濟穩定發展有利好影響,但中美結構性競爭態勢已經形成,和解效應必然是有限的,甚至是短期的,可能存在反覆性和不確定性。
- 美國緣何再提菲律賓南海仲裁案2019-07-27
羅亮(Luo Liang) 中國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再提菲律賓南海仲裁案,意在破壞南海當前向好的有利局面,也是美國日常輿論戰戰術的一次嫻熟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