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方大為 喬治·布殊美中關係基金會總裁

美國的成功與中國利害攸關

2019-09-26
2.jpg
方大為先生於2019年7月9日在香港舉行的“中美經貿關係:現狀與前景”論壇上發表了演講。

今天在美國,我們正目睹一場“涉及中美關係核心本質的鬥爭”。

中國究竟是美國的死敵,還是必不可少的夥伴?中國崛起同美國的安全與繁榮是不是先天不相容,兩個國家能否同時取得成功?中國夢和美國的全球霸主教義能否存在於同一時空,還是這個世界不足以讓兩個國家在充分發揮各自潛能的同時和平共處?這些是當前美國關於中國辯論的核心問題。

在喬治·H·W·布殊美中關係基金會(亦稱布殊中國基金會),我們對這些問題的立場非常明確。我們從作為當今世界最偉大政治家之一的老布殊總統那裡得到啟示,他堅決否認中國是美國敵人的觀點。相反,布殊總統在2007年為這一關係提出了十分不同的願景:“我熱愛中國人民,”他寫道,“我對這個世界的夢想之一,就是這兩個強大的巨人不斷致力於全面的夥伴關係和友誼,這將為各國人民帶去和平與繁榮。”

顯而易見,布殊總統的中美關係願景,同華盛頓那些美國重要部門今天對中國的普遍看法有非常大的差異。

美國政策的內容、風格和事實基礎

這種差異不僅體現在美國政策的內容上,也體現在制定和執行該政策的方式上,甚至體現在對基於事實進行決策的重視程度上。

我們今天在美國看到的,是從羅納德·里根和老布殊的有限政府、親市場、親貿易原則的最大倒退,這是自里根1989年離開橢圓辦公室以後從未有過的。特朗普總統寧願給美國農民發放政府補貼,也不讓他們從與中國的貿易中獲得收入。實際上,他是在把美國的農業部門國有化。特朗普總統是在用美國沒有的錢,為農民提供他們並不需要的收入。

就風格而言,特朗普總統在兩種完全相反的政策立場或觀點之間的搖擺不定,破壞了全球貿易的兩個重要條件:一致性和可預測性。一個例子是,就在大約一周前,美國禁止與華為進行貿易往來還純粹是為了國家安全,毫無商量餘地,但到了第二天就變成貿易問題,禁令也部分解除了。這樣的朝令夕改嚴重損害了美國的信譽,我認為,最終它也會削弱我們在一系列問題上的談判地位。

但是,除了美國對中國政策言論的內容與風格,我發現最令人震驚的是美國當下對中國的許多說法,包括特朗普總統自己所說的東西,完全與事實不符。

特朗普總統在對華政策上犯太多錯誤,就是因為他的很多政策不是以事實為依據,就像一些圈子裡所說的,是“顯而易見的謊言”。

我們來聽聽這些說法,這都是特朗普總統本人或其他在對華政策上有影響力的美國人一再說的: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是5000億美元,美國進口這麼多中國商品和服務,代表中國對我們國家財富有盜竊行為;是中國在支付特朗普的關稅,而不是美國消費者和生產者,所以中國的錢正前所未有地流入我們的國庫;中國不恰當地干預我們的政治和選舉過程;孔子學院正惡意並且非法地滲透我們的校園和社會。按特朗普總統的說法,幾乎所有在美國的中國學生都是間諜。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所有這些說法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根本沒有事實根據。那些所謂的事實陳述,明顯而且肯定是假的。

有鑒於此,我認為,有關當前美國對華負面心態的許多迷思,存在着根本性的兩點。第一,這種超級負面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也許全部)辦是一種精英現象,而不是天然的草根現象。第二,我的說法可能會讓有異議的人感到驚訝,那就是,這種負面感雖然在華盛頓精英中相當普遍,但實際上並不深,原因或許是很多負面感基於錯誤的前提,或許是人們在某種程度上已經看穿真相。也許最重要的數據是,過去20來個月,美國一直在抨擊中國,但至少到目前為止,它對美國公眾對中國看法的影響微乎其微。正如《華盛頓郵報》所報道的(這家報紙的中國評論可能比特朗普總統還要強硬),與過去25年一樣,美國人對中國的態度仍然相當溫和。

中美關係的非正常時期

正如大家都知道的,當前中美關係處在非正常時期。我們有一位共和黨美國總統,有直到今年1月還被共和黨控制的國會,在他們的帶領下,美國背離了有限政府、自由貿易和全球化原則以及美國的相對優勢概念。我們這位美國總統一心只想減少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然而,他如今卻讓美國有了史上最大的對華商品貿易逆差,以及美國243年歷史上最大的總體對外貿易逆差。美國政府現在採取的很多做法,正是被前幾屆共和黨、民主黨政府所譴責的中國做法,他們把中國某些最糟的做法當成最好做法來效仿了。我們的總統譴責假新聞,但他關於中國的幾乎所有重要聲明,都被共和黨同僚、包括他自己的顧問認為不具備真實性。

我們正式進入了超現實的世界。其實,當前美中關係的緊張局勢並不完全是由特朗普總統及其顧問和盟友造成的。事實上,中國對中美關係的現狀也負有相當大的責任。我想在座的各位都不會反對這樣一個基本的評價,即中美貿易關係的確存在着嚴重的不對稱,互惠不足。這是毋庸置疑的。

在今天上午CNBC的採訪中,我分享了這樣的觀點,即中國應該向美國的商品和服務開放,就像美國近幾十年來對中國的商品和服務開放一樣。中國在這方面還有很大改進餘地。

是敵人、競爭者,還是合作夥伴

其實,我相當同意埃德溫·福爾納博士對這一重要問題的看法。我強烈反對當前美國政府的地方在於,在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佳辦法上,政府偏離了軌道,而這是危險的。把中國定位為美國的敵人,或使其自我實現變成敵人,將是美國歷史上最大、最不幸的戰略失誤之一。

和在座的各位一樣,我、我的同事和布殊中國基金會的目標是盡我們所能,防止美國做出這種愚蠢的、自我毀滅的選擇。在此我要補充一句,我反對現政府對中國採取的做法,不是因為它對中國不利,而是因為對美國不利。我認為特朗普總統是有責任的,不是因為他沒能實現方大為的目標,而是因為他至今沒能實現他自己的目標。

不過,我還是要做一個略為積極,也許稍微與眾不同的總結。在關鍵的對華問題上,2020年總統大選將與最近幾次大選有所不同。很可能在對華言論上趨向緩和,而不是充滿惡意和兩極分化。為什麼呢?因為在我看來,特朗普總統可以是關稅總統或他自己所說的關稅人,他也可以連任兩屆總統,但他不可能兩者兼得。我認為,特朗普總統已經越來越意識到眼前戰略政治選擇的二元性。正因為如此,我相信,我們將在今年或明年初看到,目前動搖美中關係的貿易問題將得到某種程度的解決。

美國人應該努力記住,中美關係存在看似矛盾的兩個真相,我認為,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在某種程度上更容易接受這種真相。這就是,中國既是美國強大而可怕的競爭對手,也是美國不可或缺的夥伴,是美國成功的重要利益相關者。認識到這兩種陳述的基本真實性,我們就能夠,而且我相信隨着時間的推移,就會正確對待中國,讓中美關係走上正軌。

中美關係當中仍然存在着能夠發揮作用、實現互利共贏、政治上可持續的可行路徑。為了我們自己和子孫後代的利益,我祈禱我們的領導人擁有遠見和智慧,看清這條道路,並沿着這條路走下去。讓我們一起幫他們做到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