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印太願景」遺漏亞洲的發展2018-08-22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諮詢機構DifferenceGroup創辦人
特朗普政府的「印太願景」並不是中國及其他國家在亞太地區發展計劃的替代品。這是一場地緣政治遊戲,受益的可能主要是發達國家。亞太地區需要的是可持續的、長期加快經濟發展的計劃,而不是新的地緣政治分歧。
「不可能三角」下的中國宏觀政策調整2018-08-20
張茉楠(Zhang Monan)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
提升經濟增長潛力不僅需要短期政策調整,更需要改革與開放。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趨勢不但不會逆轉,擴大開放政策的內涵和層次還會有新變化。
美國對中國債務危機的危險誤判2018-08-20
齊思源(Vasilis Trigkas) 清華大學「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訪問學者
美國針對中國採取的貿易措施有可能引發中國債務危機進而迫使中共在商業上早早投降的戰略觀,是出自對中國經濟基本面的嚴重誤判。這種誤判可能加劇並延長原本有限的貿易戰,給中美關係和全球經濟秩序帶來災難性後果。
解讀谷歌在中國的「大變臉」2018-08-20
約瑟芬·沃爾夫(Josephine Wolff) 塔夫茨大學弗萊徹法律與外交學院網絡安全政策副教授
約瑟芬·沃爾夫認為,目前尚不清楚谷歌計劃在中國推出審查版搜索引擎能有多大收益。谷歌顯然認為,如果能獲得政府的批准,它就可以憑藉優越的搜索技術贏得中國市場。但今天的互聯網市場已經與2010年完全不同。
夾在美中之間的歐盟2018-08-10
因薩·埃韋特(Insa Ewert) 德國全球與區域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作為美國和中國的戰略合作夥伴,歐盟現在可以把兩國之間的脆弱關係轉變成為自身的機會。
「極限施壓」是解決中美經貿問題的危險策略2018-08-09
李崢(Li Zhe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近期,美國政府在經貿領域針對中國的行動顯現出越來越明顯的「極限施壓」特色,這種策略不僅將根本性惡化中美兩國的長期關係,也存在着重大風險。
貿易戰會給中國帶來多大傷害?2018-08-07
劉遵義(Lawrence Lau) 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
雖然中國可以承受與美國的貿易戰,但貿易戰給兩國及兩國關係造成的破壞將是巨大的。
習近平訪非助推中國「非洲年」2018-08-07
賀文萍(He Wenping)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
今年9月的中非北京峰會將成為「一帶一路」攜手非洲的重要節點,習近平訪非為峰會進行了預熱。
客觀清醒看待中美歐聯動2018-08-07
馮仲平(Feng Zhongping)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
美歐實現零關稅、零非關稅壁壘、非汽車工業產品零補貼的所謂「三零目標」,不僅不現實,而且前景也不確定。但中美歐關係出現聯動是一個客觀事實,重要的是要對三者之間的共同點和分歧保持清醒的認識。
中美貿易的十個真相2018-08-06
王勇(Wang Yong) 北京大學教授
通過十個真相透視中美貿易戰。
針對中國的無理指控2018-08-06
李永(Li Yong) 中國國際貿易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對中國「經濟侵略」的指控是錯誤的。
中國債務泡沫快要破裂了嗎?2018-08-06
詹姆斯·H·諾爾特(James H. Nolt) 紐約大學客座教授
中國看來下定決心要避免嚴重的金融危機,但其結果卻是信貸繼續以不可持續的速度擴張。詹姆斯·諾爾特認為,一場清算最後總會到來。
- 評美國301調查2018-08-02
屠新泉(Tu Xinquan)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教授
根據《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60條,美方的行為首先構成了對中國的重大違約,在這種情況下,中方有權利對美方中止一部分WTO條約義務。
特朗普對中國貿易訛詐背後的政治因素2018-08-01
李崢(Li Zhe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在解決中美經貿問題上,特朗普採用了和在朝核、北約類似的策略。這場經濟衝突並不是中美兩個國家之間的貿易戰,而是特朗普針對兩國支持全球化、支持自由貿易、支持中美協作群體的一場戰爭。
西方對中國創新的錯覺2018-08-01
張軍(Zhang Jun)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在西方,許多經濟學家和觀察人士把中國描繪成全球技術強國的可怕競爭對手。張軍認為,這與事實嚴重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