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落實伊朗核協議2015-07-31
理乍得·魏茨(Richard Weitz) 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儘管最近達成的伊朗核協議受到歡迎,為防止伊朗成為一個真正的核武國家,中國和美國仍有重要的工作要做。由於情況各不相同,伊朗模式並不適用於朝鮮以及其他地方的核擴散威脅。
- 伊核協議:「全球治理」新開始2015-07-28
楊潔勉(Yang Jiemian) 前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
隨着世界變得日益多極化,人們對新型大國關係和這種關係將如何塑造現代世界秩序開展諸多討論。最近伊朗談判的突破表明,新型大國關係構想正從文字變為現實。
- 桑帕吉塔氣田與南海和平2015-07-22
斯圖爾特•塔格特(Stewart Taggart) Grenatec創始人和負責人
作為南中國海短期內最有開發前景的天然氣田,桑帕吉塔氣田也許能為合作、和平以及中國在菲律賓附近的主權合法性提供解決方案。
- 改變對華政策:我們是否在自尋敵手?2015-07-10
傑弗里•貝德(Jeffrey A. Bader)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
上世紀70年代以來,東亞避免了大規模軍事衝突的發生。這既歸功於該地區多數國家成熟理智,注重經濟增長而不是一味算舊賬,也有賴於美國的同盟和美國的軍事存在遏制了軍事行為,為多數國家和人民提供了安全感。而最為重要的是,美國和中國這兩個亞太地區大國之間實現了和解。
- 進步的代價2015-06-29
羅吉爾•克里默斯(Rogier Creemers) 媒法與政策比較項目研究員
儘管美國政府沒有發明公開聲明,中國在美國聯邦人事管理辦公室日前遭黑客攻擊事件中仍然受到了牽連。它引發了對信息安全、經濟間諜和冷戰間諜的區別以及整個美中雙邊關係的一場大辯論。
- 通過軍事合作維護中國海外利益2015-06-26
周波(Zhou Bo)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
中國最近發展的軍事白皮書強調「提高聯合行動能力」並不奇怪,而合作的第一步可以是非戰爭軍事行動。
- 通過核不擴散條約會議加強中美合作2015-06-26
理乍得·魏茨(Richard Weitz) 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和美國的領導人應當邁過陷入僵局的核不擴散條約,利用下一次美中戰略經濟對話,在促進核裁軍與核不擴散、支持和平安全利用核能方面取得更多進展。
- 美國南海政策的得與憂2015-06-25
吳士存(Wu Shicun) 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
中美兩國在南海的較量和爭奪是結構性的、戰略性的和不可調和的,對兩國決策者來說,防止衝突損害雙邊關係乃當務之急。
- 南海的緊張與東海的平靜2015-06-24
安迪•周(Andi Zhou) 東西方研究所項目助理
在南中國海的緊張局勢不斷升溫之際,東海為什麼如此平靜?
- 南海值得讓各方冒戰爭風險嗎?2015-06-19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輿論界正越來越多談論讓中國為其挑釁行為付出代價有多麼重要。但由於存在誤判的可能,衝突各方各退一步才是最重要的。
- 美國在南海走得太遠2015-06-15
陳向陽(Chen Xiangyang) 現代院世界政治所所長
為加固在亞太的霸主地位,華盛頓在遠離本土的地區既不公平也有失法度地施展強權,這使它面臨戰略競爭失衡的風險。
- 攪亂南海非美國之福2015-06-11
尹承德(Yin Chengde)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中國堅持由爭議雙方和談,協商解決問題的主張,為爭端和平解決指明了方向。由於穩定也是美國的目標,華盛頓應停止指責中國挑起爭端,允許該地區國家解決它們自己的紛爭。
- 假如中國偵察機在加州海岸出沒2015-06-11
休•懷特(Hugh White) 國立澳大利亞大學戰略學教授
美國同中國在南海到底爭執什麼?這個問題變得日益重要。因為,世界上最重要雙邊關係的前景越來越取決於在這個有爭議的航道上發生了什麼。而眼下它的答案並不十分清晰。
- 美中軍事交流有助適度競爭2015-06-11
裴敏欣(Minxin Pei) 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教授
儘管南中國海形勢緊張,中國范長龍將軍仍應五角大樓邀請訪問美國。兩軍交流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它遭到美國國會好戰的鷹派和中國強硬派的反對。為讓美中兩軍富有成效的交流獲得政治支持,這種交流必須儘快取得實質性成果。
- 勿使中美在南海的嫌隙加大2015-06-05
邁克爾•史文(Michael Swaine) 昆西治國方略研究所東亞項目的高級研究員
最近公布的中國國防白皮書的焦點是中國決心加強日漸壯大的海軍力量。而中美官員在南海問題上的好戰言論更讓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緊張加劇。沒完沒了的爭執威脅着美中關係,使這種關係有可能永久陷入更為敵對的零和狀態,並破壞地區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