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南海的緊張與東海的平靜

2015-06-24

在亞太安全格局中,中國的東海和南海一直被看成孿生問題點。由於歷史包袱複雜而沉重,這兩個地區的爭端不僅同樣棘手,而且成為北京展示其新興軍事力量和高壓外交手腕的重點。觀察家普遍預計,隨着中國自身力量不斷壯大並堅持強硬的外交立場,兩個地區的緊張爭執會不斷升級。

ID77(south-china-sea).jpg

但是,去年這兩個地區的局勢發展大相徑庭,東海的緊張即使不是明顯緩解,起碼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減弱。在東海,艦機的意外遭遇減少,中國防空識別區也沒有像當初人們擔心的那樣妨礙有爭議地區的常規空中往來。雖然中日兩國領導人只舉行了兩次簡短的會面,但兩國高層往來長期凍結的局面已經打破。

與此同時,南中國海的緊張愈演愈烈。儘管這一地區多年來總被一些令人不快的事件困擾,但近來中國在南海有爭議海域加速填海造島,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強烈關注。中國將環礁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島,並在上面築建跑道和碼頭等具有潛在軍事用途的設施。各方尤其是中美的措辭和發出的信號火藥味越來越濃。美國最近對其中一些在建島礁實施抵近偵察,並帶上CNN的攝製組,讓他們報道所見所聞。為此中國黨辦《環球時報》斷然警告美國說,如果美國在南海擋中國的道,中美“一戰將不可避免”。

為什麼一頭爭執逐漸降溫,另一頭的爭執卻達到沸點?目前的事態發展違背了分析人士看待爭端的一慣邏輯。之前無論在什麼地方,中國都傾向於用日益強大的軍力維護它聲稱的“核心利益”。但現在中國在動用武裝力量時好像變得謹慎了許多。如果有人說,中國政府是利用海上爭端煽動民族情緒來鞏固在國內的支持,那麼中國和日本關係持續解凍,特別在大規模紀念二戰結束70周年之際,就尤為令人不解。一些觀察人士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從東海後撤,是因為他認為自己的權力地位已經足夠安全。那麼,為什麼南海的局勢不見出現同樣的緩和。為什麼習在國內搞的意識形態恐嚇、壓制言論以及運動式反腐等其他鞏固權力的手段不見緩和。

關鍵是中國在兩地的處境不同,它在東海的實力要比在南海弱得多。自從1895年在釣魚島設立標樁以來,日本對釣魚島的實際控制遠遠大過中國,這使它在與中國的主權爭端中佔有巨大優勢。由於得不到控制釣魚島的落腳點,中國要奪回日本聲稱擁有主權的領土將面臨艱苦一戰。由於美國明確宣布它與日本的安保條約目前認可釣魚島歸屬日本,中國不會冒與美國軍事對抗的風險武力奪島。如果是為了提醒大家爭端的存在,中國可以繼續堅持自己的主張,但這最多只是策略上加溫,就像中國宣布劃設防空識別區,雖然成功惹來對方的憤怒,但實踐中並沒有產生威力,也使中國在未來的爭端談判中不佔據優勢。何況,中國外交政策圈子裡的一個流行觀點是,為了釣魚島與日本交惡並不值得,因為這種潛在的危害有損中國長期戰略經濟利益。(在習近平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去年11月APEC峰會期間首次會面前,中國著名外交政策學者王輯思發表文章闡述了這一觀點。)簡言之,在找到辦法打破日本對釣魚島列島的控制之前,中國在東海的主權主張是一條死胡同。

但在南海卻不是這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中國對有爭議地區的控制不斷擴大,1974年對(越南宣稱擁有主權的)西沙群島實行了有效控制,  而1987年首次佔領更遠的南沙群島島礁後,更是不斷加強在那裡的存在。中國的填海造島努力進一步鞏固了它對佔領區域的控制,並避免了與其他主權聲索國發生直接衝突。與沒有多少迴旋餘地的東海不同,中國在南海的確有大量陸地可以用來“製造即成事實”。隨着在新建的前線島嶼安置軍事資產和基礎設施,中國的實際領土控制權得到加強,在這一地區宣示主權的行動能力也獲得提升。這使中國在未來所有的相關談判中都可以佔有巨大優勢。軍事力量的平衡也變得對中國有利。正如中國不願在釣魚島挑戰美軍一樣,南海沒有哪個主權聲索國願意與解放軍對峙並把中國驅逐出南沙群島和西沙群島,甚至連美國也不願意。而且,如果軍事力量不能阻止中國在南海的主張,那麼像菲律賓在海牙常設仲裁法院的遭遇一樣,國際仲裁方面也不會有機會。

只要中國通過在南海的擴張獲得更多利益,那裡就不可能像東海那樣出現緊張局勢的緩解。除非美國和地區盟國能讓中國迅速坐到談判桌前,否則,中國對南海諸多島嶼的控制會是步步為營,並最終成為定局。這樣,美國及盟國就得準備在最終協議中把大片領土讓給中國,以此防止中國全面實施其九段線主張。九段線主張幾乎將整個南海變成中國的領海,給航行自由和其他國家的資源勘探權帶來潛在威脅。南海的局勢已經迫在眉睫,每流逝一分鐘,都會讓中國有更多理由給別國施壓。

全文翻譯自《外交官》(Diplomat),原文標題 China's Maritime Disputes: Trouble to the South, but the East Stays Quiet(201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