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短視2019-04-25
查爾斯·史蒂文斯(Charles Stevens) 自由撰稿人
「一帶一路」倡議並不是關於大陸間的連通。如果以為國內經濟仍面臨困難的中國會優先給那些沒有經濟或戰略目的支撐的不切實際願景投資,那未免過於短視。是時候用概要地圖來說明這一點了。
中美關係的此時此刻2019-04-25
馬曉野(Ma Xiaoye) 上海世界觀察研究院創建院長
防止經貿領域矛盾將中美雙邊關係整體拖入螺旋式下降是明智的。中美經貿摩擦目前有希望通過談判得到解決,而談判達成協議將邁開中美關係全面調整的第一步。
《外商投資法》:中國推進制度型開放2019-04-24
張茉楠(Zhang Monan)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
《外商投資法》的出台意味着通過完善開放經濟體制的內涵,中國向制度型開放邁出了重要一步。
波音停飛事件對中美關係的啟示2019-04-08
李崢(Li Zhe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全球化產業鏈上的安全風險並不能簡單用國別、價值觀、是否符合西方市場經濟標準來判斷。中美兩國需要開啟新的合作機制來解決這些新問題。
使中國的減稅在財政上有可持續性2019-04-08
魏尚進(Shang-Jin Wei)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金融和經濟學教授
中國政府預計,經過最近的稅制改革,它的整體稅收收入將出現大幅下降,僅今年就將減少2萬億元人民幣。雖然對中國企業主來說這很中聽,但它卻帶來中國在上財政是否不可持續的問題。
中國經濟十年大變革2019-04-04
張軍(Zhang Jun)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對西方來說,2008年標誌着一個危機、衰退和復蘇不均衡的艱難時期的開始。對中國來說,2008年同樣是重要的轉折點,但它開啟的卻是幾乎沒人預見到的十年高速發展。
中國影子銀行如今是合法金融形式嗎?2019-04-04
徐賽蘭(Sara Hsu) 「中國崛起資本預測」CEO
雖然對中國經濟來說影子銀行風險仍然過大,無法作為可靠的融資形式徹底合法化,但在強有力的監管下,其中一個部門也許能緩解銀行滿足不了的融資需求壓力。
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說了什麼?2019-04-02
鍾偉(Zhong Wei)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似乎傳遞着這樣的信息:在諸多種不確定性的籠罩下,中國政府將努力維持中國經濟增長和改革開放大局的確定性。
經濟冷戰仍然籠罩歐洲嗎?2019-04-02
萊昂納多·迪尼奇(Leonardo Dinic) 克羅地亞研究所(CroAsia Institute)顧問
隨着歐盟按地緣政治和全球商業的變化調整其依賴關係,歐盟成員國將犧牲華盛頓倡導的全球秩序,探索與中國和俄羅斯的交往。
737MAX停飛讓中國志得意滿2019-04-02
金培力(Philip Cunningham) 獨立學者
國際部落主義的興起使政治充滿了本能蔑視,美國對中國,空客對波音,「我們」對「他們」,皆是如此。北京決定停飛波音最新噴氣式客機,只是美中關係中這種部落主義的凸顯。
中美應當合作管控基因編輯風險2019-03-29
李崢(Li Zhe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基因編輯所帶來的潛在好處和風險同樣巨大。管控基因編輯需要採取新的方式,中美兩國應在其中起帶頭和示範作用。
用「競爭中性」原則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2019-03-27
何偉文(He Weiwen)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高級研究員
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發出中國重新支持民營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具體信號。
中國5G進步及其對全球電信分化的影響2019-03-22
埃里克·哈維特(Eric Harwit) 夏威夷大學教授
美國及其盟友與世界大部分國家將來有可能在5G領域出現分化。如果少數發達國家把華為和其他公司拒之門外,那麼這些國家也許不得不去適應一個缺少尖端技術的網絡。
歐洲對華為事件回應不一2019-03-15
鄒思雲(Rene Zou) 巴黎政治大學、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
美國一直在給歐洲國家施壓,要求禁用華為技術。然而與美國不同,歐洲作為一個整體並不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對華為而言,證明其誠意至關重要。但對於歐洲而言,同樣至關重要的是要應對5G落後帶來的嚴重經濟後果。
孟晚舟事件:美國的盟友與夥伴面臨艱難抉擇2019-03-14
斯蒂芬·納吉(Stephen Nagy) 東京國際基督教大學副教授
孟晚舟被引渡至美國一案展示了美國盟友在平衡與美中兩國的關係時必須面對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