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李崢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助理、副研究員

中美應當合作管控基因編輯風險

2019-03-29
c.jpg

儘管引起了巨大爭議,基因編輯技術仍然成為了生物產業的熱點。2019年2月底,生物科技公司CRISPR Therapeutics宣布,已經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在臨床試驗中用於首例人類治療。這是美國和歐盟批准的首個基因編輯臨床試驗,是該技術真正用於疾病治療的一個里程碑式的進展。隨着該技術的逐步成熟,其所引發的爭議和問題也將不斷擴大,這是中美兩國需要正視的一個前沿問題。

基因編輯引起全球廣泛關注是由於2018年發生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曾經在美國深造的中國生物學家賀建奎在未獲得合法許可的情況下,對兩名嬰兒開展了基因編輯臨床試驗。這一非法行為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業內的激烈批評。中國監管部門對事件展開了深入的徹查,對賀建奎及涉事人員和機構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人們普遍擔心,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將開啟一個新的“潘多拉魔盒”,打破業界對於該技術的心理禁忌。事實上,從該技術近年來的快速發展看,出現類似賀建奎事件的管控失敗是一種必然。基因編輯的理論和試驗方法通過學術期刊已在全球領域廣泛傳播,基因編輯的設備和材料並沒有受到嚴格限制,這導致該技術的門檻在不斷降低。未來,會有更多生物學家經過培訓和在指導下開展類似試驗。

如同所有顛覆性技術一樣,基因編輯所帶來的潛在好處和風險同樣巨大。科學家估計,基因編輯可用於治療先天遺傳缺陷和癌症等傳統治療手段效果甚微的病症,可以提高動植物的成活率和品質,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但業界同樣擔心,基因編輯可能被濫用於製造“超級人類”,按照理想設計改變人類基因,以期達到增強智力、提升免疫力或延長壽命的效果。這些願望看似美好,但存在巨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大多數嘗試都會事與願違,給實驗對象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

基因編輯還可能成為生物黑客工具,被用於製作新型的傳染病和生物武器,促使生物技術黑市的崛起。恐怖組織和犯罪團伙都可能在生物黑市上購買到具有巨大破壞性的產品或技術,從而給社會帶來巨大風險。

基於上述擔憂,國際科學界一直對基因編輯採取非常謹慎的態度。3月14日,七國的18名科學家在《自然》網站上聯名呼籲暫停可遺傳的基因編輯。中國科技部重申中國禁止基因編輯嬰兒,中國衛生部發佈了限制人類使用基因編輯的法規草案。目前約有30個國家制定了相關立法和限制,但仍然有很多國家沒有設定相關限制,各國的法律制度也有不少差異,存在監管套利的風險。

管控基因編輯風險對於中美兩國而言是一種全新的挑戰。與以往國際社會在防核擴散、氣候變化、跨國販毒、網絡犯罪等議題上的合作不同,基因編輯迄今仍然是一項發展中的技術,其最終形態尚未確立。該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既存在風險也具有巨大的潛在價值。在當今世界,任何一國不會輕易放棄類似基因編輯這樣的顛覆性技術,希望本國在技術研發和應用上位居世界前列,塑造出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這些因素使得管控基因編輯缺乏充足的動力,也難以形成政府之間的高度互信。因此,管控基因編輯需要採取一種新的方式。中美兩國則應在其中起到帶頭和示範作用。

其一,應由科學界和國際機構共同主導設計基因編輯的國際標準和規則。以往,此類顛覆性技術的規則設定主要由該領域的科學家主導,以確保相關規則和標準的專業性。但是,科學家往往會忽視技術所帶來的政治和社會問題,不能全面理解相關技術給落後國家帶來的影響。而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機構能夠更廣泛代表各國利益和關切,彌補科學界遺漏的問題。

其二,大國應簽署相關國際公約,率先落實基因編輯的禁止性措施。美國、中國、歐盟、俄羅斯、日本等大國是最有希望實現該技術產業化的國家,也是該技術未來最大的市場。相關國家簽署公約,率先為基因編輯的研發和應用設定禁區,將對全球產生積極的示範效應,有效降低該技術所帶來的倫理風險。

其三,全球生物科學界應加強溝通和互動,強化科學家圈子對該技術自我監督的效力。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中,包括中美兩國在內的全球科學界率先對事件做出了嚴厲的譴責,表明了全球科學界不能容忍類似實驗的鮮明態度。這種態度給每一位生物學家帶來的無形壓力,形成了道德上的約束機制。與之相對,如果全球科學界溝通不暢,形成某些“科研孤島”,則更可能誘發一些科學家鋌而走險,從事非法及違反倫理的試驗。